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發布“五一口號”,表達了全國人民的政治要求和迫切愿望,這一號召立即得到包括民建在內的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熱烈擁護,這是我國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成為中國共產黨同民主黨派團結合作歷史中最光彩奪目的篇章。70年前中共“五一口號”的發布,使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開始了奔向光明與希望的歷史航程。七十年后的今天,包括各民主黨派中央在內的各級民主黨派組織成員,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奔赴革命圣地西柏坡,重溫“五一口號”,莊嚴地完成精神上的一次重要洗禮,就是要牢記歷史使命,不忘合作初心,奮力開創未來。
在新中國歷史上,西柏坡是黨中央進入北平、解放全中國的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70年前,一代偉人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在此縱橫捭闔,運籌帷幄,指揮了震驚中外的三大戰役,召開了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普通的小山村在那叱咤風云、瞬息萬變的戰爭年代,一下子成為萬眾矚目的地方,泥磚壘砌的平房,一盞油燈、幾雙布鞋,簡陋的桌椅、家什,就在這樣艱苦、清貧的困難環境中,老一輩革命家創造了驚天動地的宏偉事業,描繪出了建立新中國的藍圖。
響應中共“五一口號”,是民建發展史上極為重要的里程碑,標志著民建政治綱領、政治立場的轉折,標志著民建拋棄建會之初提出的“不右傾、不左袒”的“中間路線”,堅定選擇同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真誠合作的政治立場。70年來,民建始終不渝堅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黨親密合作,共同走過了曲折、輝煌的歷史道路。在70年的考驗和磨礪中,民建密切聯系、團結工商界和經濟界知識分子投身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為祖國統一、中華民族復興披肝瀝膽、竭誠奮斗。70年風雨同舟,肝膽相照,70年親密合作,榮辱與共。作為民建事業的傳承者,我們要將民建老一輩長期與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形成的政治信念和優良傳統薪火相傳。
首先,要不忘初心,找準政治定位。民建作為中國共產黨久經考驗的親密友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是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偉大征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70年的光輝歷程里,民建前輩選擇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并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這是民建永不動搖的初心,也是民建始終堅持、不斷傳承的立會之本。我們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其次,要繼承優良傳統,發展民建事業。民建老一輩領導人黃炎培、胡厥文、孫起孟、成思危等幾乎個個都是當時知名的社會活動家,都有令人仰止的社會影響力,在與中共密切合作、為民族解放不懈奮斗中形成了巨大的政治感召力。我們要繼承和發揚民建老一輩領導人的堅定信念、優良傳統,學習他們“責在人先,利居人后”的高尚風范和奉獻精神,弘揚民建會長期以來形成的“三個與時俱進”和“六個價值理念”,即:政治綱領的與時俱進,引領民建的前進方向;思想建設的與時俱進,保證民建的健康發展;履職能力的與時俱進,鞏固民建的參政黨地位。同時,凝練出“愛國、民主、建設、團結、創新、奉獻”的共同價值理念。我們要秉承既往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繼續保持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良好精神狀態,立足本職,建功立業,為國出力,為會增光;第三,要圍繞中共十九大提出的奮斗目標和主要任務,努力創造履職新業績。中共十九大強調了統一戰線是黨的事業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并明確指出,“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牢牢把握大團結大聯合的主題,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一,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支持民主黨派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要求更好履行職能”。新時代賦予了多黨合作事業新內涵,我們要深刻把握新時代的新特點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深入貫徹發展新理念,圍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實體經濟、助力脫貧攻堅獻計出力。
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新征程激勵新作為。 70年前,民建積極響應中共 “五一口號”,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團結合作,一道前進,譜寫了民建70年發展的五彩華章;70年后的今天,這幅厚重的歷史畫卷指引和激勵著我們不辱使命,不負重托,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砥礪前行,不懈奮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