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布紀念“五一”勞動節口號,發出了召開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號召,堅定了各民主黨派和中國共產黨在艱難中風雨同舟的決心,在困苦中砥礪前行的勇氣,得到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及無黨派人士的熱烈響應。
這一歷史事件,在在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發展史上、民主黨派發展史上、在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發展史上,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標志著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公開自覺地選擇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成為民建發展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70年來,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和中國共產黨一道,秉承“五一口號”的精神傳統,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基本方針,同心同德,風雨同行,為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立了不朽功勛。
為紀念“五一口號”發布70周年,引導民建會員在重溫光輝歷史中,銘記合作初心,在弘揚優良傳統中深化政治共識,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民建滄州市委組織了新會員骨干赴重慶參觀學習活動。
3月29日,我們一行15人由民建滄州市委主委李桂敏帶隊赴重慶,先后到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中國民主建國會成立舊址、紅巖革命紀念館、白公館、宋慶齡故居、渣滓洞和鄧小平故居等地進行參觀學習。
我自覺地把這次參觀學習和會章會史教育培訓活動與紀念“五一口號”發布70周年的歷史結合起來。我了解到鴉片戰爭后,人民經歷戰亂頻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難。無數仁人志士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屈不撓,前仆后繼,進行了可歌可泣的探索和斗爭,在不同時期對君主立憲制、多黨制、一黨制進行各種嘗試,但均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直到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先進分子才找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所在。民建先賢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不斷探索和實踐中,最終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偉大勝利。
我深深懂得了中國民主建國會的成立歷史、中國政黨制度從哪里來,各民主黨派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正確的選擇。
作為一名新會員,我對民主黨派工作并不熟悉,李桂敏主委以深厚的政策理論功底與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深入淺出,幽默風趣,給我們講解各種知識,讓我們認識了差距和不足,學習和掌握了黨派基本知識以及撰寫參政議政、社情民意信息的基本技巧,我感到受益匪淺。
通過學習和交流,我感到開闊了視野,豐富了閱歷,而且還深入思考了自己作為民主黨派成員的角色和職責。我明確了以后努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讓我認識到了一名優秀民建會員的歷史擔當和時代責任。
今后,我將進一步加強自我教育,以一名優秀民建會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政治理論和業務技能,認真履行參政議政職能,服務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與時俱進,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為打造沿海率先發展創新示范區、建設環渤海地區重要工業城市,奮力開創新時代建設創新驅動經濟強市、生態宜居美麗滄州做出新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