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播出的《大道薪傳——中國的民主黨派》民建篇,回顧了民建同中共肝膽相照、風雨同舟的光輝歷程,民建人的腳印,與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風雨同舟,一路同行,帶給了我極大的震撼,作為民建人,我將繼續矢志不渝跟黨走,勇擔使命向未來。
翻開歷史的畫卷,中國民主建國會建會以來,自覺接受并堅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肝膽相照、風雨同舟、一路同行。民建作為中國共產黨久經考驗的親密友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不忘初心,致力于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經過近80年的發展,在統一戰線最廣泛的政治聯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民主革命時期,民建團結愛國民族工商業者和所聯系的知識分子,為爭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和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作出了積極貢獻。
新中國成立后,參加人民政權和人民政協工作,積極配合國家實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為鞏固人民民主專政、實現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確立社會主義制度,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以后,面對百廢待舉、百業待興,重振國家經濟、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深刻歷史變化,中國共產黨發揮民建代表人士從事經濟工作的優勢,安排一批民建成員在中央人民政府擔任領導職務。如黃炎培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副總理兼輕工業部部長,李燭塵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南漢宸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章乃器任政務院政務委員、編制委員會主任,孫起孟任政務院副秘書長等,還有一批民建成員在地方人民政府中擔任領導職務。民建積極為恢復國民經濟獻計出力,如積極認購公債,協助平抑物價,推動城鄉物資交流。民建在抗美援朝期間,發動愛國工商界疏通物資、穩定市場、發展生產、鞏固經濟,捐獻飛機,以實際行動支持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民建還在社會主義改造全行業公私合營中發揮作用等。
改革開放后,民建圍繞中共中央決策部署的、國家建設發展需要的、人民群眾關心的、具有民建經濟界特色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許多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意見和建議,為推動改革開放作出了民建人的貢獻。1993年,民建提出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寫入憲法的建議得到采納,納入憲法。
中共十八大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對統一戰線地位作用的認識提升到新的高度,在實踐中充分運用重要法寶的作用,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凝聚共識、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民建等統一戰線成員緊扣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積極投身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偉大實踐,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凝心聚力,為統一戰線工作新局面積極作為。
進入新時代以來,民建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全面加強自身建設,切實履行參政黨職能,各項工作都取得新成績,為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勝利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發揮了參政黨應有的作用。
不久前召開的民建十二大,不僅全面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又提出了“矢志不渝跟黨走、團結奮進新征程”的行動綱領,號召民建各級組織和廣大會員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堅持建言執政與凝聚共識雙向發力,自身建設與履行職能深度融合,踔厲奮發、勇毅篤行,努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我們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