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幸在民建邢臺市委的組織下學習了由中央統戰部宣傳辦公室聯合中國新聞社制作的專題片《大道薪傳——中國的民主黨派》民建篇。民建新一屆中央領導同志集體出鏡。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民建中央常務副主席秦博勇等領導人以“第一視角”講述了實踐與傳承的故事,回顧了民建同中共肝膽相照、風雨同舟的光輝歷程,作為一名民建的新生力量,本次的學習令我受益匪淺:
作為密切聯系經濟界的參政黨,老一輩先賢都是志士仁人,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特點——愛國。先輩們常說,人之富貴貧賤,國之安危榮辱,而“民主建國”四個字,就是純粹的本色體現。紀錄片中頻繁出現的“窯洞對”,就是毛主席與黨派創始人黃炎培先賢關于歷史周期率的一次重要會談,對今日中國共產黨仍有十分重要的警示作用。片中講到,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單位都沒有能跳出這個周期率的支配力,而跳出周期率的新道路就只有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正是這一段佳話,促成了中國民主建國會的成立。
誕生于抗戰結束、服務于國計民生、發展在改革開放、壯大在上世紀末的中國民主建國會正是愛國工商界人士站在兩個中國的命運決戰的歷史轉折中應運而生,組織的成立與發展前期遭受過來自各界的種種壓迫與阻礙:國民黨政府的獨裁統治、封建的阻礙以及帝國主義壓迫。但是我們的認識與決策從未改變,通過長期斗爭懂得,只有跟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只有新民主主義才是它唯一的幸福道路。針對美國污蔑中國革命的中美關系白皮書,民建也發表了聲明,闡明了我國民族資產階級要堅定地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走新民主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后,民建義無反顧地響應號召,接受黨的領導,履行實業救國,實業興國的光榮使命。周恩來總理、鄧小平主席亦十分重視民建的聲音和力量,時至今日一直產生著重大的影響。
滾滾向前的歷史總是向著代表正義、真理、進步、光明的方向前進。民建人才薈萃,特色鮮明,經過78年風風雨雨、曲曲折折的發展歷程,現會員已有22萬余人,70%又多為經濟界人士,他們在建言獻策的會場上動腦獻計,同時也在經濟建設戰場上動手出力,力爭為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更多地發出好聲音,樹立好形象。與此同時,也始終不忘保持著鮮明的特色,密切聯系經濟界,這種優良傳統,是廣大會員內心強大的精神力量支撐,是對這個時代的使命和擔當。
民建的先賢是做諍友,在社會主義發展的新時期更要繼續做好中共的諍友、建真言:2018年4月海南自由貿易港建立,民建隨即將首個考察設立在海南,積極推動海南自由貿易立法。近五年來,民建投入幫扶資金3.9億元,幫助銷售農產品3億多元,使當地貧困面貌得到了改善。2023年3月的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中積極建言獻策,提出發展意見,始終不忘合作初心,加強自身建設,提升履職水平,為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民建的一份力量。
今年是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75周年,民建堅持秉承“五一口號”精神,繼承先賢敢于擔當、善于作為的優良傳統,牢記職責使命,積極參政為民,以高度負責任的態度切實履行參政黨職能。同時要堅持守正創新,不斷與時俱進,按照新形勢新要求加強自身建設。始終把自己放在與中國共產黨同呼吸共命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同心同德,與中國人民緊密相連。努力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