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75周年。在中共中央統戰部宣傳辦公室指導下,中國新聞社重磅推出八集系列專題片《大道薪傳——中國的民主黨派》,邀請各民主黨派新一屆中央領導同志以“第一視角”講述實踐與傳承的故事,以口述歷史的形式,講述各民主黨派同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風雨同舟的光輝歷程。
系列專題片的民建篇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開篇介紹,為我們講述了“民主建國”名字的由來,民建前輩先賢們“愛國”的初衷與傳承。
“人之富貴貧賤,國之安危榮辱”,看到這句話便被她深深地觸動,感受到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心境,民建先賢心系國家、心系人民,始終堅持與大道同行,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與人民的貧富、與國家的安危,榮辱與共,不忘初心。
通過對民建歷史的重溫,我們看到了“窯洞對”里民建先賢與國家領導人對“人民監督”和“民主”道路的探討和堅定信念;看到了民建先賢們“實業興國”的理念與口號;看到了民建對“五一口號”的支持與響應,對“新民主主義道路”認同與堅持;看到了起孟老簡譜的起居,通過起孟老的字里行間,感受到他因新中國的誕生、新篇章的起航而興奮的心情;看到了民建先賢為新中國經濟復蘇的“建言獻策”;看到了國家領導禮賢下士,探討求索經濟發展思路的“五老火鍋宴”……一位位鮮活人物,一樁樁時代印記,一幕幕歷史畫卷被《大道薪傳》銘刻進我們每一名民建人的心里,使我們當代年輕人得以承先賢之志,正是因為這些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使不同領域的仁人志士團結在一起,為新中國民族工商業的發展貢獻了力量,奠定了基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看著前輩先賢的事跡,聽著民建一路走來的故事,我的內心充滿了敬佩、向往、以及緬懷,許多復雜的情緒不斷交織。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的賀信中強調:“歷史是一面鏡子,鑒古知今,學史明智。”了解和弘揚歷史應該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對于我們而言,了解客觀真實的歷史,以史為鑒,接續奮斗,深刻感受我們民建的初心和傳承,是砥礪我們不斷奮進的持久動力。
《大道薪傳》系列片不光述說著當時那一批民主黨派先輩先賢們的事跡,再現著那個人人為中國的未來謀出路的年代,也在喚醒我們這一代人那本應牢記的歷史記憶,使我們能夠不忘初心,承先賢之志。砥礪奮進,譜華彩篇章!
正像郝明金主席在片尾的一席話,我們要始終不忘合作初心,心系“國之大者”,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履職水平,為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民建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