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通常是說一個人做事,要始終如一地保持當初的那種信念,最后才有可能獲得成功。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黨發出號召,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以史為鑒,殷鑒不遠。歷史上多少王朝更迭,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究其原因,就是初心易得,始終難守。當年黃炎培與毛澤東在延安留下著名的“窯洞對”,就是要探討如何打破這種興亡更迭的歷史周期率。我們黨在全國執政以來,通過實行人民民主監督等措施,有效回答了周期率之問。面向未來,我們還需要不斷鞏固黨的長期執政基礎,需要始終恪守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得民心者得天下,丟了初心,就失了民心。
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們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日益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毫無疑問,我們將迎來一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但越是如此,越不能沾沾自喜,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我們必須時刻準備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必須時刻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比如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反危害國家安全的斗爭、反極端宗教勢力及民族分裂勢力的斗爭、反對恐怖主義的斗爭、保護生態環境的斗爭、反腐敗斗爭,等等,這些都是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要贏得這些斗爭的勝利,就必須牢記初心,矢志不渝,使黨和人民的事業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慎終如始,方無敗事。行百里者半九十。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我們必須按照總書記的要求,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過去先進不等于現在先進,現在先進不等于永遠先進。我們不能躺在先輩們的功勞簿上睡大覺,必須增強憂患意識,繼續以革命者的精神和氣節,積極面對并努力解決今天面臨的各種困難和問題,不斷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作者:宋磊珍,民建河北省委委員,無極縣政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