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北方,11月已經是冬季,正值風干物燥,火災多發的季節。為了增強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識,我國將每年的11月9日定為全國的“消防宣傳日”。11月下旬的一天,庫爾勒最高溫度一度,最低氣溫零下十度。河北省援疆前指組織駐地全體成員來到巴州消防大隊,參加消防安全應急培訓。
首先,聽取教官為我們講解消防知識。教官從幾個方面為我們介紹了:火災概述、火災預防措施、火場逃生與疏散常識、報警方法與注意事項等,提高大家對災害的認識和預防。四十分鐘的講解結束后,大家實地見識和操作救生器材。從各種各樣的救生服,到各式各樣的救生器材,讓我們目不暇接、嘖嘖稱奇。
接下來,有消防員為我們演示重達十幾公斤的、類似巨大鉗子的工具,輕輕夾取一只乒乓球,并慢慢放置在一個啤酒瓶口上。它要求消防員要有最大的耐心和使用繡花針一樣的細心。我們一位援友躍躍欲試,在消防員的幫助下掛好裝備小試身手。只見他大膽、仔細、輕開馬達,夾住了乒乓球,關鍵是不要夾扁,然后緩緩放在啤酒瓶口,動作雖然僵硬,也沒有成功放置在瓶口,但是已經算是很不容易了。
第二個實際操作是肩背電鋸,用粗大的鋸齒鋸開啤酒瓶蓋。消防員熟練地打開電鋸開關,電鋸隨著電量的增加,轉速也在提升,于是電鋸靠近啤酒瓶的瞬間,瓶蓋“嘭”地一聲打開了,啤酒瓶卻仍然穩穩地站立在原地。“嘭”又打開一只!我們一個來自河北省醫院的外科醫生被大家推出來一試身手。他挎好電鋸,打開電源,鋸齒開始轉動,但是轉速顯然較慢,消防員指導著一點點增加轉速,并將鋸齒對準啤酒瓶口,一次不行兩次沒開,三次“嘭”一聲瓶蓋打開的同時啤酒也灑在了地上。援友不服繼續第二個酒瓶。電源開啟,鋸齒飛轉,“嘭”瓶子還是倒在了地上。看來無論什么功夫都不是一日練就啊!
第三個是高空救援。一輛價值一百多萬的消防車開到了我們面前,四個千斤頂固定住了重幾十噸的車輛。一位消防員站到了伸縮臂的小小平臺上,教官問有沒有誰愿意一同站在高空體驗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的。兩個援友迫不及待地沖到了前面,其中一位來自河北省中醫院的施主任,在伸縮臂還沒有展開之前開玩笑地交代給我們“我的銀行卡密碼紙條放在我宿舍的桌子抽屜里呢”,大家哈哈大笑當做玩笑。伸縮臂慢慢伸展開,小小的平臺在我們的眼前逐漸升高升高,隨著人影的漸漸縮小,平臺也越來越高,五層樓,七層樓,十層樓﹍伸縮臂不再延伸,平臺固定在十層樓以上的高度。我們在下面看得膽戰心驚、心驚肉跳,唯恐那個平臺或者伸縮臂出點小問題,不敢再想、眼巴巴望著他們,希望伸縮臂再收回長臂,將他們帶回地面。五分鐘,十分鐘,十五分鐘,我們已經幾乎凍僵了,好多人已經在不停地活動手腳,喊著“太冷了,太冷了”。這時候有人說“伸縮臂不動了”,又有人說“天太冷液壓桿凍住了”!我們在地面手腳僵硬還可以活動,他們站在高高的平臺上一動不敢動。開始時大家還在調侃二位援友,這時候每個人都在鼓勵著他們,也不管他們在30多米的空中是否聽得見。另一輛高空救援車來了,這一輛的伸縮臂沒有出現任何狀況,在高空中實戰演練了一場空中救援。一個多小時后兩個援友終于安全返回地面,所有人不由自主地迎上前去安慰問候,拿出熱水給他倆暖和。這一小小意外更讓我們感受到救援行動真的是非常艱難的一項工作。
隨后我們分組活動,體驗暗道逃生和空中拓展。暗道逃生是在消防員的帶領下,在狹小僅容蹲走或爬行的、伸手不見五指的通道中行走。我們在消防員引導下,通過聲音感知對方的遠近,通過觸摸感覺隊友的存在,通過提醒了解前方的障礙。在暗黑的窄小通道里,我們忽而前進,霎時又折返,忽的攀緣而上,瞬間又順梯而下,突然空間增大,頃刻又局促偏狹,驟然頭頂阻塞,陡然又腳下打滑。漆黑一團的暗道中只有不斷的提示從前向后傳播“小心頭頂”、“腳下有石頭”、“要轉彎了”、“梯子在這里,下梯子了”、“小心要爬上去了”,一會又傳來“你們在哪里?我摸不到你們了!”、“啊!碰我頭了,好疼啊”、“哎呦,你抓到我臉了”接著嘻嘻哈哈地又笑成一片。剛才在室外幾乎凍成冰棍,這會早已經汗濕幾回。個子高肚子大的隊友最艱難,他們只能全程爬行,不停地頭拱到前面的隊友,要不就是腳不斷地蹬到后面的援友。也不知在這個狹窄的暗道里上下迂回、左右轉彎了多少時間,終于從前方傳來“馬上到出口了”,一絲光亮越來越明顯,我們出來了——逃生成功,一個隊友沒有丟!
第二項體驗空中拓展。高達近十米的一根鐵管,鐵管兩邊有腳蹬,鐵管頂蓋著一個四十公分的臺面。攀緣腳蹬不是問題,到達鐵管盡頭、上到那個臺面卻需要勇氣和技巧。第一個男隊友費了一番功夫,站到了顫顫悠悠的鐵管上,鐵管在顫、他的腿也在微微打顫。這時候他需要躍起身體雙手抓住距離一米半遠的、懸掉在空中的一個橫桿。只見他穩穩打顫的腿、哈哈僵硬的手、似乎在做思想斗爭,下面的我們喊著“加油加油”、“跳啊,高倉跳下去了﹍”他心一橫雙手伸出去,只有一只手抓住了橫桿,突然又松開了,安全繩牢牢吊住了他。第二個爬上鐵管的是一個女援友,她腳步靈活地幾下就到了鐵管盡頭。但是那個臺面擋在她面前,看看地面已經非常高,可是眼前的小小平面就像巨石壓在頭頂,她下來了,沒能上去。
另一項空中拓展是高空跳板。比那個鐵管還高的空中,橫著倆塊鐵板,鐵板中間是斷開的近一米缺口,需要從這邊跳到缺口的那邊鐵板上。這次女援友當仁不讓第一個穿戴好護具,攀上腳蹬。越爬越高速度越來越慢,停在了半空中,看出她是在想:繼續上還是準備下。“小麗加油小麗加油”,大家在為她鼓勁。她開始向上攀登,越來越困難,轉身上到鐵板上都需要付出極大的膽量和堅強的毅力。總算到達鐵板上,她已經緊緊抱住鐵柱、站在那里一動不敢動。還在等待的援友已經亟不可待,“快走啊,走啊”,小麗不大的聲音回答“我歇一會我歇一會”。保駕的消防員也在催促她“走吧,我們保護著呢”,小麗緩緩轉過身“我可以抓著安全繩嗎?”小麗一只手抓著安全繩,一只手抓著吊繩,還是不敢動。“吊繩不能抓”,消防員說。小麗更不敢動了,下面的人又著急地督促“你再不動我們走了哈”。小麗下定決心,一只手抓住安全繩,一只手在空中不停地揮舞著,小心翼翼一厘米一厘米挪動腳步,好像一個世紀過去了,來到鐵板缺口處。“我怎么過去啊”、“我抓著哪根繩呢”、“我跳不過去啊”,在空中小麗在和倆根繩子較勁。“沒事的跳吧”、“別怕跳吧”,小麗一步跨過了缺口,掌聲歡呼聲瞬間響起。看不到小麗的表情但是那一定是自豪的面容,“我可以再跳回去嗎?”她戰勝了自己也戰勝了膽怯,更戰勝了高空。掌聲更加熱烈!
一個下午的消防安全應急培訓結束了,車上每個人都洋溢著快樂的神情,回憶著每一個留戀的瞬間,大家再一次體會到大家庭的和諧協作和團結的力量,美好的記憶永留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