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年風雨同舟,七十五載同心同行。從1945年在重慶成立至今,中國民主建國會已經走過了輝煌的75年。這是為了民族獨立解放、人民當家做主、國家繁榮富強而不懈奮斗的75年。以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以反映人民訴求為根本,積極建言獻策、參政議政,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中國民主建國會的發展在新中國的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2019年,我通過了民建組織的考察,成為一名光榮的民建會員。作為一名普通的民建會員,我常常思考:民建75年歷史的核心究竟是什么?通過學習后,我有了更明晰的答案。
中國民主建國會是主要由經濟界人士組成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政黨,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的參政黨。
民建現階段的政治綱領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遵循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積極履行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職能,致力于發展社會生產力,促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努力奮斗。
民建現階段的任務是: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目標,以促進科學發展為第一要務,充分發揮密切聯系經濟界的特色和優勢,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活動,針對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積極建言獻策,努力服務社會,更好地發揮參政黨作用,在推進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的過程中作出應有的貢獻。
民建具有愛國、革命的光榮歷史,在長期實踐中,形成了堅持愛國主義,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堅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堅持遵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認真履行參政黨職能;堅持與經濟界的緊密聯系,努力發揮會的特色;堅持與時俱進,在自我教育中不斷提高會的素質等優良傳統,形成了同經濟界密切聯系的歷史特點。1945年12月16日,民建在重慶成立,成員主要是愛國的民族工商業者和有聯系的知識分子,發起人有黃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復亮、孫起孟等。民建成立后,積極參加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1948年,民建響應中國共產黨5月1 日關于召開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號召,派代表赴解放區參加籌備工作。1949年9月民建代表出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參與制訂《共同綱領》,選舉中央人民政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作出了貢獻。
重溫歷史,思緒萬千。老一輩民建會員與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歷經血與火考驗留下的光榮傳統,我們今天當倍感珍惜。學習會史,更應清醒認識到:發揚光榮傳統,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每個民建會員肩負的歷史責任。
在民建,在領導和同志們的關懷、指導和幫助下,我學會了勇于擔當公民責任,學到了寬闊的胸懷、放松的心情和處世為人的灑脫。我要不斷成長,為民建的發展貢獻自己綿薄的力量,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常懷感恩之心,常思律己之意,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民建會員,以履行職能為己任,不斷學習,勤奮工作,盡最大努力回報組織的關懷和厚愛。
作為一名民建會員,要把民建老一輩領導人的高尚品質和優良傳統繼承發揚光大,這是使命所系,義不容辭。要真正做到不辱使命、不負重托,就必須堅持做到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不動搖。尤其處于當今國際形勢的關鍵時期,要不斷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竭力投身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當中,多建科學發展之言,多獻共建和諧之策,多做富民惠民之事,切實提高自己參政議政的能力和水平,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不斷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我衷心的祝愿民建這顆參天大樹與共和國一起茁壯成長,祝我國多黨合作民主政治事業蒸蒸日上,祝中國民主建國會成立七十五周年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