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自1945年12月16日成立以來,以民主和建設為宗旨,提出推進民主、反對獨裁,爭取和平、反對內戰,要求建設、反對破壞的政治主張,并與中國共產黨和各界人士一道積極投入到反內戰、保和平的民主斗爭中,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七十五年來,民建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發揮與經濟界密切聯系的特色,堅持不斷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自身建設水平,團結帶領廣大會員,積極投身建設新中國、探索改革路、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一支重要力量,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做出了重要的歷史貢獻。這些成就和貢獻正源于民建的優良傳統。
一、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民建的思想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勝利之“鑰”、精神之“鈣”,是思想的“總開關”,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得“軟骨病”,就會在風雨面前東搖西擺。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一個政黨的衰落,往往從理想信念的喪失或缺失開始。只有理想信念堅定,心中有黨、對黨忠誠才能有牢固思想基礎。黃炎培老先生堅定著“實業救國堅持到底”的信念,將畢生精力奉獻于中國職業教育事業,實現了發展我國職業教育的宏偉目標。同樣在堅定實業救國的理想信念下,胡厥文先生為國家民族命運前途奮斗了近一個世紀,為振興民族經濟拼搏了七十年,領導民建同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風雨同舟戰斗了四十余年,他是踐行民建工商聯提出的“堅定不移跟黨走,盡心竭力為四化”行動綱領的楷模。黃炎培、胡厥文、孫起孟、成思危等民建歷屆領導人和廣大會員在長期堅持革命和國家建設中所堅定的理想信念,為民建打下了牢固的思想基礎。
二、優良的作風是民建的優秀基因
作風建設是執政黨建設的永恒課題,也是參政黨建設的長期任務。國民經濟恢復時期,民建先賢吳羹梅、李燭塵、劉國鈞等人,分別在自己的領域率先響應國家號召實行公私合營,古耕虞更是把自己青年時期創立的四川畜產公司和巨額個人財產一并交給國家,支援經濟建設。郝明金主席在民建中央全面加強作風建設動員部署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全面加強作風建設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的必然要求,是更好的履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職能的必然要求。民建先賢身上的優良作風值得深入挖掘,一代代繼承下去并發揚光大。
三、組織建設是民建的發展動力
民建始終重視組織建設,一直將組織工作作為新時代參政黨建設的重要內容。各級組織著眼于完善民主集中制,全面提高領導班子整體功能;著眼于民建事業薪火相傳,統籌推進代表人士隊伍建設;著眼于高素質高質量,平穩健康有序推進組織發展;著眼于提升組織力,強化基層組織和機關建設。全會以領導班子建設為重點,大力加強地方組織和基層組織建設,提升會員發展質量。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會內形成了“會員為本、支部為根”的共識,高質量的組織建設為民建的發展提供了動力源泉。
李大釗先生曾說過:“黃金時代,不在我們背后,乃在我們面前;不在過去,乃在將來。”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于關鍵時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處在新的歷史起點。越是接近目標,越是形勢復雜,越是任務艱巨。民建作為主要由經濟界人士組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要弘揚優良傳統,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推動“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一、要提高思想站位,增強政治把握能力
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視多黨合作事業,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民主黨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多黨合作要有新氣象、思想共識要有新提高、履職盡責要有新作為、參政黨要有新面貌,民主黨派要做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等這些重要論述,為新時代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著眼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追溯民建歷史,深刻認識1945年7月黃炎培與毛主席延安窯洞對話形成的“歷史周期律”的歷史意義,深刻領會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走訪各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時強調的“物必先腐,而后蟲生”的啟發意義,深入學習民建在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的歷史發展和探索實踐,我們要緊密結合民建實際情況,以新的政治視角充分認識到提高思想站位重要意義,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認真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增強民建的政治把握能力,開拓民建工作創新發展新局面。
二、要堅持不忘初心,全面加強自身建設
建設什么樣的參政黨和怎樣建設參政黨,是民建在新世紀堅持和發展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實現自身與時俱進發展的一個重大課題。在認真總結長期以來特別是新時期參政黨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民建七大提出并經八大完善了自身建設的目標,即把本會建設成為理論上清醒、政治上堅定、組織上鞏固、制度上健全,充滿活力的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民建中央深刻認識到,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任重道遠,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切實增強責任意識,樹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思想,做長期的打算和工作準備,持續不懈抓下去,要把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促進民生改善作為重要著力點,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愿望,抓住民生領域實際問題做好工作,協助黨和政府增進人民福祉。
三、要緊抓時代脈搏,提升履職盡責水平
《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和各民主黨派章程規定,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和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是民主黨派新時代的三大職能。參政議政是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發揮作用的重要著力點,民主監督通過提出意見、批評、建議等方式對中國共產黨進行政治監督,具有獨特優勢,加強和完善中國共產黨對政黨協商的領導,是開展好政黨協商的內容、形式、程序和保障機制。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立足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民建要緊抓時代脈搏,適應新時代,牢記新使命,擔當新任務,落實新部署,以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履職方向,以促進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為工作重點,緊緊圍繞大局,瞄準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的重要問題,深入協商集中議政,強化監督助推落實,提高履行三大職能的能力和水平,充分體現民建作為參政黨的價值。
以往的歲月值得回顧,未來的前途更值得期待,回望民建七十五載的光輝歷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民建必將在中共十九大精神的感召下,擔負起歷史所賦予的神圣使命,不負黨和人民的厚望,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思想政治建設為核心、以組織建設為基礎、履職能力建設為支撐、作風建設為抓手、制度建設為保障,弘揚優良傳統,努力建設成為與黨親密合作、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