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75年風風雨雨,民建步入輝煌的發展階段。這期間,我有幸加入了民建組織。隨著對組織了解的不斷深入,我越來越喜歡上了這個大家庭。在組織里,我不斷成長,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努力為組織的更好發展,盡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廣泛參與,感受民建組織活力
民建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平臺,在時間和空間上豐富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在這個大家庭,我積極參加組織活動,先后加入了市民建婦委會、法律援助中心、參政議政委員會、區工委調研組和《相承》刊物的編輯工作,感受著組織的活力。積極參加婦委會座談,分享感悟人生。先后到北京、上海等地養老機構調研,學習先進省市成功經驗,形成調研報告,為推進我省養老事業創新發展獻計出力。在法律援助中心,積極承接市政協課題,撰寫的《大力優化我市營商環境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稿件,在市政協常委會會議上被采納,并作為書面發言材料在大會上交流。在民建舉辦的“我與改革開放”——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征文活動中,我撰寫的《改革開放40年跨越發展勝千年》刊登在民建中央官網。
二、關注民生,感受參政議政的魅力
參政議政和社情民意稿件的撰寫是民主黨派履職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我從法律工作者的角度關注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廣泛征集社情民意,積極參政議政,撰寫涉及民生稿件30余件,感覺為社會的發展盡了自己的微薄之力。撰寫的《我省取暖散煤污染現狀、主要存在問題、瓶頸和治理思路》、《加大保護治理力度改善我省農村環境》被省政協采用;《加快推進京津冀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盡快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惠及百姓》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正定論壇交流;《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等社情民意被采納。
三、融入組織,感受民建人的大愛和勇氣
民建是一個非常積極向上的組織,會員之間充滿了友愛。通過與組織成員的接觸,無論是關愛春蕾女童,還是愛心助農,凡是需要獻愛心的地方,無不閃現著民建人的身影。他們不遺余力做事的活力和愛心,讓我感受到了滿滿的都是愛。
疫情期間,為確保工作不斷檔,力度不放松,針對疫情進入常態化,唐山民建人不畏疫情,在4月12日和19日借助會員微信群舉辦了云論壇,邀請了會員直播授課,讓我感受到了民建人面對疫情的勇氣和坦然。
四、履職盡責,感受工作的升華
民建的生活使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使我學會了站在社會角度思考問題。作為一名公證員,在辦理各類公證業務的同時,我常常思考,怎樣做才能夠為社會大眾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務。就像我們寫社情民意一樣,隨時隨地反映民生問題既是我們的權利也是我們肩負的責任,只有把這份責任真正擔當起來,才能做到從自我提升到帶動大眾提升。
辦理公證業務的同時,我非常重視對公證事業的宣傳工作,總結公證業務中好的經驗做法,撰寫的《論保全證據公證中證明材料取得方式的合法性》獲得紀念《公證法》實施十周年論文大賽三等獎,《公證為英雄城市做貢獻》獲得中共唐山市委市直機關工委舉辦的“我為英雄的城市添光彩做貢獻”征文活動二等獎,《我國夫妻財產制度的思考》、《公證圓您出國夢——怎樣辦理出國公證》等文入選《唐山華憶公證》雜志,此外,每年重陽節,我都作為單位的宣傳主力,下基層到各老年服務中心,給老年人送去貼心的法律服務。
我是一名公證員,更是一個民建人,要服務人民,感恩社會。我相信,在無數民建人默默奉獻中,我們的世界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