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信仰叫榮辱與共,有一種堅守叫攜手并進,有一種情懷叫中國夢民建情。回顧中國共產黨的建黨史和民建的會史,共產黨和民建的發展進程是共同致力于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初心所在。我國在抗戰勝利后面臨命運抉擇的關鍵時期,一批愛國民族工商業家和與其有聯系的知識分子,發起創建了中國民主建國會。1948年5月23日,民建通過響應中國共產黨“五一口號”的決議,標志著民建放棄了成立時的中間路線并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完成了歷史性轉變。在解放前夕,民建通過各種渠道向廣大群眾特別是工商界人士介紹當前戰爭形勢,介紹解放區情況,宣傳解釋中國共產黨經濟政策,安定人心,為迎接解放和建立新中國作出貢獻。新中國成立后,民建積極參加了新政協的籌備和《共同綱領》的制定,并以此為民建的政治綱領。1955年和1959年2次召開民建全國代表大會,進一步團結、動員、引導民建會員和工商業者接受社會主義改造,協助中國共產黨和政府完成過渡時期總任務,發揮了多黨合作中的獨特作用。進入新世紀以來,民建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履行參政黨職能,為國家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參政議政成果豐碩,就修改《憲法》、制定規劃、西部大開發、經濟結構調整、國有企業改革、金融改革、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區域經濟發展等重大問題都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
2012年11月29日,在國家博物館,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第一次闡釋了“中國夢”的概念。他說:“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他稱,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實現。在2013年3月份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習近平表示,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
我們不能有絲毫自滿,不能有絲毫懈怠,必須再接再厲、一往無前,繼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歷史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中國夢追根究底是人民夢。中國夢的最大特點,就是把國家、民族和個人作為一個命運共同體,把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個人的實際利益緊緊聯系在一起。所以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中國夢的出發點與落腳點是人民,這句話體現了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根本價值。
中國民主建國會作為參政黨,積極相應黨的方針號召,履行參政議政的職能,為張家口的建設,建言獻策。并組織民建會員參加各項活動,去鄉村小學,給貧困學生發放學習用品,參加會內組織學習觀看中共十九大,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十九大會議精神等。積極發揮民建的作用,服務社會,創建張垣新城。中國夢,是一個大夢想,是每個人的夢想,民建為實現中國夢積極獻言獻策,履行本職,在中國夢的大前提下,更多的履行到實踐當中。
不忘初心,勇往前進,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偉大征程上,民建在思想上與共產黨同心同德,在目標上與共產黨同心向往,在行動上與共產黨同心同行,以新的業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