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七十五年的發展,中國民主建國會在“道路自信”中堅定方向。
1945年12月16日,中國民主建國會在重慶白象街西南實業大廈成立。追溯民建先輩的足跡,從民族存亡緊急關頭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到與中國共產黨真誠合作反對國民黨蔣介石獨裁統治、主張協商民主和平建國;從黃炎培的“興教育、辦學堂”的教育救國,到胡厥文、胡子昂的“辦工廠、開銀行”的實業救國;從1937年氣勢恢宏的民族工業大遷徙,到建國初期為恢復國民經濟獻計出力;從遵循“不右傾、不左袒”的中間路線,到自覺選擇“聽毛主席的話,跟共產黨走,走社會主義道路……”75年來,一代代民建人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堅定發展方向,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情懷,積極投身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在這些難忘的歲月里,愛國,就猶如一種堅不可摧的強大力量推動著民建人不斷求索、艱苦奮斗、奉獻社會。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14億多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高舉愛國主義偉大旗幟,開啟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目標闊步前進的新征程,作為與中國共產黨長期共存、風雨同舟、榮辱與共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的一員,全體民建會員理應義不容辭繼承民建先輩光榮傳統,始終堅定愛國信念,煥發我們的愛國熱情,釋放我們的愛國力量,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祖國統一,作出我們新的更大貢獻。
二、七十五年的發展,中國民主建國會在“理論自信”中堅定信念。
?中國民主建國會在成立之初就鮮明提出“世界要和平、國家要民主、經濟要發展、社會要公平、教育要普及、文化要繁榮”等政治主張。1948年5月23日,民建響應中共“五一口號”,明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歸隊五星紅旗下,走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解析民建初始的政治主張,與當時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愿望一致,同中共“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一致。正是因為初心的一致性,民建就能自覺地、歷史地、必然地做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正確選擇,就能把自己的前途命運與中共與國家與人民緊密聯系在一起,就能產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致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合作初心,這是民建最初的理論自信。民建中央原昌智主席提出的“愛國、民主、建設、團結、創新、奉獻”的共同價值理念,傳承著民建優良傳統,體現了民建自身特色,契合樹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標要求,是民建75年建設發展歷程中培育形成的共同價值理念,是民建事業不斷發展進步的精神財富和力量源泉,這是新時期民建的理論自信。
三、七十五年的發展,中國民主建國會在“制度自信”中堅定信心。
1948年4月30日,中國共產黨為動員全國各階層人民實現建立新中國的光榮使命,發布了紀念“五一”勞動節口號。“五一口號”迅速得到了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的熱烈響應,黃炎培、章乃器、孫起孟、施復亮等民建先賢代表民建到解放區參加新政協的籌備工作,并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為我國政黨制度的誕生立下了汗馬功勞。
行程萬里,不忘初心。75年來,民建堅守“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致力于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初心和信念,為國家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社會進步作出積極貢獻。民建十一大以來,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圍繞中共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發揮自身優勢,深入實地調研,多方征求意見建議,集聚全會智慧,形成有價值的調研報告,為中共中央科學決策、有效施策提供重要參考。我們堅持問題導向,舉全會之力,定點幫扶河北豐寧和貴州黔西,對口廣西深入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黔西縣2018年成功脫貧摘帽,豐寧縣計劃今年脫貧,廣西脫貧攻堅取得新成效,民建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積極貢獻。我們大力加強會的思想政治建設,自上而下推進制度建設,夯實組織基礎,自身建設水平和履職能力不斷提高。民建各項工作呈現新氣象、新提高、新作為、新面貌。
四、七十五年的發展,中國民主建國會在“文化自信”中堅定擔當。
習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國今天的國家治理體系,是在我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更因為"只有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我們才能做好今天的事業","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
75年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民主建國會員,始終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下的參政黨成員,始終與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長期保持著愛國、民主、團結、進步的光榮歷史傳統,與中國共產黨歷經患難,風雨同舟,“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75年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民主建國會員,充分發揮著聯系經濟界的優勢和特點,發揚參政黨的優良傳統,堅定不移地維護中國共產黨在當代中國的領導地位和核心作用,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經驗,無論是在民主革命時期,新中國成立后,還是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一代又一代的中國民主建國會員,共同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國家的繁榮富強,為構建中國夢、和諧社會、建設美麗中國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使命在召喚,時代在前行。作為參政黨之一中國民主建國會的一份子,各級各屆會員務必以自身實際行動,繼承和發揚老一輩民主黨派的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自我教育和崇尚真理、無私奉獻等優良傳統,加強自身素質、自身修養的改造,努力提高與中國共產黨合作共事能力,努力提高政治把握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參政議政能力。務必要在思想上始終保持清醒、政治上始終保持堅定、作風上始終講求務實,務必增強了團結意識和大局觀念。中國民主建國會要充分發揮聯系經濟界人士的特點和參政黨的政治優勢,認真履行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職能,做到在政治協商上做友黨、在民主監督上進諍言,為國家民主政治建設和社會主義事業貢獻力量。務必要注重發揮和再造優勢,特別是把比較優勢變為特色優勢,從而轉化為競爭優勢,集中精力、堅定不移、持之以恒的抓發展,真正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高標準嚴要求自己,以自己的行動去影響人、感染人、帶動人、教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