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承德市電視臺記者專訪了市政協委員、民建會員李志國。李志國是新增補政協委員,在兩會前夕,他深入群眾,聽取民聲。了解到隨著承德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汽車保有量也在逐年增加,停車難問題也日益凸顯。為解決停車難問題,政府及相關部門在多方面都做出了積極的努力,比如修建和擴建了更多的停車場,在道路兩側規劃了停車位等有效措施,但依然難以滿足廣大有車一族的停車需求。
李志國說,路是為行人和車輛修建的,是為了更好地解決群眾方便出行。在承德老城區,街道本來就不夠寬闊,再規劃出停車位停放車輛,勢必會影響其他任何車輛和人們的出行。停放的車輛勢必造成公路可利用的空間變窄、變小,尤其是對行人出行造成的不便,安全隱患變得更為突出。
李志國建議,一是在城市不斷發展和未來農村城鎮化的規劃上,要把解決停車問題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二是在機動車日益普及的未來,停車問題事關每一位群眾切身利益,政府應把停車場的建設作為公益性的事業來做。在可利用空間(如大劇場前或公路地下等),規劃建設更多的地下立體停車場、停車位。在老城區的樓宇間,利用現有空間,合理規劃,建設地下智能立體停車庫、車位。
李志國希望,通過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科學規劃,區域合理布局,建設一批地下立體停車場,采取合理收費、細化管理、降低全域停車位價格等具體措施,盡快取消狹窄街道的路邊停車位,還路于民。既讓投資者能收回投資成本,又盡早解決道路擁堵、影響交通安全老大難問題,進一步提升承德生態強市與文化名城的雙重魅力,推進承德國際旅游城市建設的步伐。
承德新聞《兩會進行時》對此作了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