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q6wcq"><pre id="q6wcq"></pre></samp>
<strike id="q6wcq"></strike>
  • <ul id="q6wcq"><pre id="q6wcq"></pre></ul>
  • <strike id="q6wcq"><s id="q6wcq"></s></strike>

    中國民主建國會簡史
    第十六章 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1987年10月召開的中共第十三次代表大會,確定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提出了我國經濟發展戰略和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等一系列方針、任務和要求。1989年年底,《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頒布實施,多黨合作在一個新的起點上向前發展。民建各級組織認真履行參政黨職能,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取得了新的成就。

      第一節 ? 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在新的形勢和任務面前,民建決定召開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學習貫徹中共十三大精神,總結經驗,確定今后的工作方針和任務。五大召開前夕,民建中央于1988年6月15日下午在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新聞中心舉行了中外記者招待會。25家首都各大新聞單位、駐京港澳和國外新聞單位出席了招待會。孫起孟、萬國權、馮梯云、李崇淮、吳大琨5位代表向記者通報了民建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的籌備情況,就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參政黨的地位、履行參政黨職能等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舉行中外記者招待會,多年來在民主黨派還是首次,顯示了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一個新氣象,引起了國內外和社會各界的熱烈反響。

      1988年6月16~28日,民建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出席會議的代表569名,來自231個地方組織,代表41 744名成員。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姚依林,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閻明復,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工商聯主席榮毅仁,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漢斌,全國政協副主席王任重,以及中共中央統戰部、其他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的負責同志到會祝賀。

      閻明復宣讀中共中央的賀詞。賀詞對民建的工作給予高度評價。賀詞說,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民建同我們黨共同致力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我們的團結合作更加緊密了。民建同志們的出色工作和巨大努力,贏得了人民的稱贊,為實現國家的總任務,為鞏固我國多黨合作的政治制度,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為擴大愛國統一戰線,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賀詞說,各民主黨派是愛國統一戰線的重要依靠力量。要逐步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充分發揮民主黨派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相信民建將團結廣大成員和所聯系的群眾,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貢獻。民盟中央副主席葉篤義代表其他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主席榮毅仁代表全國工商聯分別向大會致賀詞。

      孫起孟代表第四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加強自身建設,發揮政黨職能,為實現本會現階段的總任務而團結奮斗》的工作報告。報告總結了過去5年的發展變化,肯定本會在工作上和組織上都取得顯著進步。主要表現在:認真參與協商、監督,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增強了;為社會經濟建設服務活動效益顯著;隨著祖國統一事業的發展,聯絡工作有新的開拓;思想政治工作有所改善,成員思想覺悟和為改革、建設服務的熱情進一步提高;組織發展工作進展較大,成員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引進新人,加強了領導班子建設。報告提出,現階段民建的總任務,就是在愛國主義的旗幟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旗幟下,發揮本會的歷史特點和政黨職能,貫徹執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指導方針,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報告總結了民建加強自身建設和開展工作必須遵循的四條基本指導思想。一是提高對民建政黨職能的認識,并通過積極工作和有效活動,充分發揮這種職能,是促進本會總任務實現的關鍵;二是既堅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政治領導,又堅持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是本會開展各項活動的準則;三是保持和發揚本會同經濟界密切聯系的歷史特點,是發揮本會特殊歷史作用,實現現階段政治任務的動力;四是認真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是增強會的活力和團結的保證。關于今后的主要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調查研究,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地發揮參政議政、協商監督的作用;進一步發揮智力優勢,為改革、開放和兩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按照搞活、拓寬、求實的方針,打開聯絡工作新局面;積極推進領導班子的新老合作交替,繼續做好鞏固和發展組織的工作;堅持自我教育傳統,發揚改革創新精神,切實加強思想建設等五個方面的主要任務。報告強調,把民建建設成為一個有自己特色的為社會主義服務的生命力很強的政黨,是應當長期努力以赴的重要任務。

      大會通過了新的《中國民主建國會章程》。新會章進一步明確規定,“中國民主建國會是主要由經濟界人士以及有關專家學者組成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黨”。民建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政治綱領是,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基本路線為行動指南,組織、團結成員和所聯系的群眾,發揮從事經濟工作的特長,參加國事管理,進行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開展社會服務活動,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新會章將民建的發展對象界定為“從事經濟工作的人士、有關專家學者以及其他人士”。具體包括各種經濟實體的經理、廠長和中高級經營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經濟師、會計師、統計師、工程師、律師等),財經部門的中高級工作人員,經濟理論教學、研究人員,與經濟界和民建有聯系的人員及其他人士。

      孫曉村代表中央咨議委員會向大會提交了書面工作報告。

      大會選舉采取差額預選中央委員會委員候選人、再進行等額選舉的方法。這是民建歷史上首次采用差額選舉辦法選舉中央領導機構組成人員,是民建推進會內民主的一次嘗試。大會選舉第五屆中央委員會委員170名,候補委員30名。在6月27日的五屆一中全會上,推選胡厥文為名譽主席。選舉孫起孟為中央主席,湯元炳、吳志超、陳邃衡、陳銘珊、萬國權、馮梯云、黃大能、李崇淮、白大華為副主席。任命馮克煦為秘書長。選舉王光英、王恒豐、王洪昌、盧燕南、馮克煦、師星三、朱元成、朱書泉、朱紹文、劉公誠、劉漢良、劉昌謀、劉崑水、江子礪、孫延年、陽忠恕、蘇寶琮、李志方、李國泰、吳大琨、余振中、張仕騫、張煥文、陳祖湘、林永孚、周同善、周茲柏、孟昭伯、趙賀霖、榮廣宏、榮毅仁、柏岳、姜笑琴、顧宗棠、錢椿濤、徐文園、董幼嫻、蔣達寧、蔡載經、熊應棟、樊海山、潘慶華、潘廉志為常委。

      會議選舉了新的中央委員會執行局,萬國權為執行局主任,周同善、馮克煦、柏岳、熊大方、陳毓珍、王堅為委員。會議決定,羅叔章、劉靖基、姜培祿、張敬禮、黃涼塵為中央委員會顧問。任命熊大方為副秘書長。

      同日,中央咨議委員會選舉孫曉村為咨議委員會主任,浦潔修、吳覺農、吳羹梅、王艮仲、徐崇林、資耀華、李文杰為副主任,秘書長為莫藝昌。

      民建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中共十三大精神為指導,明確了民建的基本職能是政黨職能,把發揮政黨職能作為自己的根本職責,對民建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推動作用。

      1989年4月16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名譽主席、中華職業教育社理事長、民建卓越領導人、著名實業家、著名的愛國民主人士、政治活動家胡厥文逝世,享年94歲。

      第二節 ? 學習貫徹中共中央14號文件

      中共十三大召開前,與我國經濟、政治體制改革的醞釀過程相適應,各民主黨派內部和中共黨內有關部門,就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進行了一些研究和討論。隨著中共十三大提出政治體制改革的任務,明確提出“完善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進一步發揮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愛國人士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后,研究和討論活動進一步組織起來,工作進一步開展和深入。

      在研討過程中,鄧小平于1989年1月2日在民主黨派成員關于多黨合作問題的建議上專門作了批示。批示要求:“可組織一個專門小組(成員要有民主黨派的),專門擬定民主黨派成員參政和履行監督職責的方案,并在一年內完成,明年開始實行。”

      根據鄧小平的批示精神,中共中央成立了專門小組,負責文件起草的領導工作。孫起孟參加了領導小組的工作。

      專門小組成立后,經過了多次研討和調查研究。在此過程中,民建中央提出了許多意見和建議。經過近一年的深入研討、反復修改,《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 (中發〔1989〕14號文件)于1989年12月正式頒布實施,并于1990年2月8日在《人民日報》公開發表。

      這個文件是在中共中央主持下,由各民主黨派參與研究、充分協商的基礎上產生的,其本身就是多黨合作的一次成功實踐。文件既體現了共產黨領導的原則,又體現了進一步支持民主黨派發揮參政議政、民主監督作用的精神,表達了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的共同意志,是多黨合作的綱領性文件。文件的制定與頒發,標志著我國的多黨合作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文件頒發以后,民建中央及時向全會發出通知,要求各級組織認真傳達學習,在成員中普遍深入地進行多黨合作教育,在全會形成學習貫徹、廣泛宣傳的熱潮。隨著中共中央14號文件的實施,民主黨派參政黨地位的確立,進一步激發了民建各級組織和廣大成員的歷史責任感和政治熱情,使其更加積極主動地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發揮作用。

      一、參與國家大政方針的協商

      在民建五屆期間,中共中央通過舉行黨外人士座談會、民主協商會、情況通報會、高層次小范圍的談心活動等方式,與各民主黨派進行民主協商。民建在參加協商時,事先都要進行調研和討論,認真做好準備,發表了不少建設性意見。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出臺,民建參與協商的廣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的發展。這一期間,民建先后就價格、工資改革方案、關于進一步清理整頓和深化改革的決定、關于加強黨同人民群眾聯系的決定、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的建議、關于教育發展和改革若干問題的決定、搞好國營大中型企業、加強農業和農村工作等提出了意見和建議。為了提高建議的質量,民建中央注意發揮會的整體功能,傾聽會內外專家學者的意見,有的還發動地方組織和成員進行調查研究,使民建的意見更有群眾基礎和代表性,因而許多建議受到重視和采納。

      這一期間,吳大琨、榮毅仁、郭棣活等擔任了《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萬國權、經叔平等擔任了《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在這兩個基本法的起草過程中,民建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此外,民建還參與了全國人大議事規則、私營企業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私營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民事訴訟法、著作權法、收養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協商研究工作。

      各級地方組織也積極參與中共地方黨委和政府的各項協商活動,為改革開放和地區經濟的發展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建議,在社會上產生了積極影響,受到普遍好評。

      二、開展專題調研活動

      根據國家治理整頓、深化改革的方針,民建發揮與經濟界緊密聯系的特點和優勢,廣泛開展經濟領域的專題調查研究活動,向中共和政府提出許多政策性建議。

      1990年4月,民建中央認真分析了體制轉軌中一度出現的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的形勢,與國務院有關部委交換意見后,研究確定在全會范圍內開展對商品流通中突出問題的調查研究。民建中央先后到北京、上海、浙江、天津、山東、江蘇等地,與地方組織一起展開調查。這次調查,形成了162份調查報告和專題材料。7月,民建中央在北京召開政策研究委員會會議,邀請有關專家學者對民建的建議進行論證。在此基礎上,于1990年8月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了《關于當前商品流通中若干問題的建議》。建議從正確處理主渠道與多渠道的關系,加強市場管理、逐步培育和完善市場體系,以及搞活流通、促進銷售、緩解市場疲軟狀況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國務院辦公廳于10月11日復函民建,認為建議提出的問題正是當前商品流通工作中所急需解決的,所提建議也很好。提出的一些問題,國務院和各有關部門已經或正在擬定措施,加以解決。建議所提商業企業流通資金供應和管理問題、增加國家對商業設施的投資問題、打破地區封鎖和市場分割問題、建立區域市場問題,將結合制訂“八五”計劃研究解決。

      民建在多年的支邊扶貧的實踐中,深感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需要政策上的扶持。為此,民建中央和全國工商聯會同部分地方組織對西南、西北8個省區進行了長達一年之久的調查研究,并于1990年10月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了《關于少數民族地區當前經濟發展中若干政策問題的建議》。建議提出,“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應擺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位置上考慮”,“制定出東、中、西各展所長、合理分工、互相協作、共同發展的發展戰略和中長期規劃”。國務院對這個建議十分重視,認為“民建中央、全國工商聯關于少數民族地區當前經濟發展中若干政策性問題的建議很重要,請印發各有關部門研究。在各自的工作中,注意吸收建議中的意見。”

      1991年8月,民建中央委托李崇淮組織專家考察組,赴嘉陵江流域的南充地區,對長江上游水土保持問題作實地考察。民建中央根據調查的情況,提出了《關于綜合治理長江上游水土流失的建議》。國家計委在答復民建中央的信中表示:“你們對綜合治理長江上游水土流失建議是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之上提出的,反映的問題是符合實際情況的,也是中肯的,所提建議,不但對治理長江上游的水土流失,而且對全國的國土整治都有重要參考價值。”“對你們提出的有關建議,我們將在今年召開的全國水土保持工作會議上研究后,拿出具體方案。”

      各級地方組織的參政議政活動也日益活躍。一些地方組織選擇全局性、戰略性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提出政策性建議,引起了中共中央、國務院的重視。民建陜西省委與省工商聯密切協作,對我國經濟發展中東西部地區失衡、差距拉大的問題,組織成員中的部分專家學者進行調查,于1990年2月提出《關于促進我國東西部地區經濟協調發展的政策建議》,由民建中央和全國工商聯轉送國務院。國務院十分重視這份建議,在復函中指出,建議十分重要,協調好東西部地區的經濟關系,涉及到整個國民經濟的平衡發展,這是“八五”期間和90年代經濟發展中必須處理好的問題。國家將在編制“八五”計劃和十年規劃設想時進一步研究,并在制定各項政策時予以充分考慮。民建中央、全國工商聯隨即通函各省級組織,充分肯定陜西民建、工商聯積極發揮參政議政職能的做法,要求各地在貫徹14號文件中,加強對宏觀政策咨詢工作的組織、領導。

      為了把更多的成員組織到參政議政工作中來,發揮民建參政議政的群體作用,各地民建組織從實際出發,摸索創造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形式。民建福建省委把舉行全省性獻計獻策會作為發揮政黨職能的一種形式,繼1986年“振興福建經濟獻計獻策會”后,于1992年10月召開“為我省進一步治理整頓、改革開放獻計獻策會”,提交論文、建議160份,受到福建省政府的重視和高度評價,認為這“對省政府的工作和對福建省的經濟工作是有力的推動和促進”,許多建議得到采納實施。山東省青島市、濟南市、淄博市、濰坊市民建組織開展的“議政日”活動,為廣大成員和基層組織參政議政創造了條件。中共中央統戰部、民建中央對他們的經驗都作了介紹和推廣。各地紛紛組織“議政日”、“議政周”、“議政座談會”、“會員會友活動日”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參政議政在全會規模空前地開展起來。

      三、在人大、政府和政協中發揮作用

      截至1992年年底,民建成員中當選各級人大代表的有2 101人,擔任各級政協委員的有9 042人。成員中擔任縣級以上政府和司法機關領導職務的有219人,其中省、部級5人,廳、局級101人,縣級113人。在1988年召開的七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孫起孟、榮毅仁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在全國政協七屆一次會議上,孫曉村當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這一期間,馮梯云擔任監察部副部長,劉珩擔任紡織工業部副部長,劉鶴章擔任國家審計署副審計長,孫孚凌擔任北京市副市長,路明擔任甘肅省副省長,黃長溪擔任福建省副省長,白大華擔任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長。他們在中共領導下,參與管理國家事務,通過民建政黨的特定聯系面和影響,作出突出成績,發揮了民主黨派的特殊作用。

      自1988年以來,經民建組織推薦,一批成員擔任了特約監察員、檢查員、審計員、教育督導員,參加國務院和有關部委及地方政府進行的治理整頓、稅收、財務、物價大檢查和糾正行業不正之風等專項調查組的工作,為民建發揮監督作用開拓了新的渠道。民建本著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休戚與共的精神,幫助中共改進工作、加強領導,促進廉政建設,保證治理整頓、深化改革順利進行,作出了應有的貢獻。民建會員、國家審計署特約審計員章尚錦赴廣東、福建等地調研后,在《中外合資企業審計暫行辦法》的起草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民建成員在各級人大和政協組織中,通過發言、提案等形式積極反映群眾意見,提出有關國家大政方針的建議和批評,是發揮參政和監督作用的又一有效途徑。

      在1989年全國政協七屆二次會議上,民建首次以黨派名義作了題為《在堅持的前提下逐步完善、豐富、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大會發言,針對社會實踐中對我國多黨合作制度的一些錯誤認識,強調了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多黨合作的歷史必然性,以及這二者之間密不可分的聯系。在以后的幾次全國政協大會上,民建又相繼作了題為《貫徹中共中央〈意見〉,繼續加強自身建設》、《貫徹中共十三屆七中全會精神,在民建全會開展為“質量、品種、效益年”獻計出力活動》的大會發言。在1992年全國政協七屆五次會議上,民建根據鄧小平南方談話精神,作了題為《加快改革開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的大會發言,并首次以民建中央的名義提出《為貫徹中共十三屆八中全會精神,抓緊實施科技、教育興農的發展戰略,建議充分發揮農業中專優勢,參加社會化服務體系,為農村經濟建設服務》的提案。提案建議,認真貫徹中共十三屆八中全會的精神,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特別是各級政府、有關單位對農業中專地位和作用的認識;支持農業中專參加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其功能并逐步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增加農村科技教育投入。提案受到了有關部門的重視。國家教委在復函中說,提案中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對于提高對農業中專地位和作用的認識,我們將繼續加強宣傳教育;對于支持農業中專參加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問題,我們將向農業部反映意見,使農業中專“教學、生產實習、技術服務”的三結合教學體制與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聯系更加緊密;對于提高對農業中專的投入問題,我們是贊成的,也將向有關部門反映,協助爭取。國家計委接受了提案中的建議,相應增加了對農業中專的投入。

      民建成員中的各級人大代表,特別是人大常委,注意通過民建的組織了解民情,在人大的會議上反映民意,把履行職責同民建的工作結合起來,收到好的效果。陳邃衡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上就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的有關決定精神,作了《治理整頓公司必須一抓到底》的發言。他強調清理整頓公司要有足夠的認識和充分的思想準備,要下決心排除干擾,動真的、動硬的。他的發言受到中共中央、國務院的重視。

      民建的各級地方組織也在各級人民政協組織中發揮作用,并在自身建設中不斷增強參政議政的功能。民建山東省委在省政協六屆四次會議上,提出《關于切實提高經濟效益的幾點建議》,中共山東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視,指示有關部門研究、采納。北京市民建僅1992年一年向市政協提交的23件提案中,就有10件被評為優秀提案。

      第三節 ? 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

      一、開展“質量、品種、效益年”活動

      中共十三屆七中全會提出,要把全部經濟工作切實轉到提高經濟效益的軌道上來,力爭工業生產的質量、品種、效益有一個明顯的進步。為此,國務院將1991年定為“質量、品種、效益年”。

      民建中央認為,這一決策抓住了當前發展經濟的“牛鼻子”。民建成員中70%的人從事經濟工作,1 000多個支部分布在企業,并有多年開展咨詢服務和培訓工作的經驗,民建應當而且可能在“質量、品種、效益年”活動中多辦實事,多做貢獻,以此為契機,把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的工作在全會更加廣泛地開展起來。

      根據這個精神,民建五屆三中全會對1991年的工作進行了調整,在隨后的五屆九次中常委會議上,作出了在全會開展為“質量、品種、效益年”獻計出力活動的決定。要求各級組織制定規劃、層層發動,把全會200多個地方組織、3 000多個支部、數萬名成員迅速動員起來,以求實效、講奉獻、見行動的精神,提建議、獻良策、辦實事、做貢獻。為便于推動工作,民建中央成立了由馮克煦負責的獻計出力活動領導小組。

      民建在各類企業和經濟管理部門的成員,立足本職,發揮各自特點和優勢,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上海電池廠企管辦主任岳魯,研究實施了“班組能級管理系統”、“崗位工效雙向激勵法”等5項現代化管理課題,使企業增加經濟效益49萬元。吉林省四平市稅務局發票管理所所長胡慶敏,發明了一種適用于機動車修理和飲食行業的軟剪口發票,能有效地消除在發票上弄虛作假的行為,在四平市兩個行業試點半個月,就查出需補交稅款45萬元,得到稅務總局的肯定,并在《稅務動態》上向全國介紹。

      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的成員,發揮他們的科技特長,成績顯著。四川省成都科技大學教授周肇義與副教授蔣述曾,為四川化工廠解決了歐美專家多年沒解決的“三聚氰氨汔提塔”質量技術問題,使生產能力提高50%,每年增產三聚氰氨4 000~5 000噸,增利稅1 600萬元。北京清華大學教授韋文林領導研制成功的“微機化動平衡儀”,可代替進口產品,節約大量外匯。國家計委決定投資400萬元,由清華大學牽頭成立機電設備故障診斷技術應用中心。

      很多退休成員不顧年邁體弱,發揮余熱,盡其所能,為原所在企業或技術力量薄弱的街道、鄉鎮企業提供技術咨詢服務。陜西省西安市碑林、新城工委26名退休老成員提出的49條建議,被采納后共獲可計算經濟效益300多萬元。

      基層支部在活動中組織成員為所在企業、行業服務,發揮了重要作用。哈爾濱市民建銀行支部集中力量,開展調查研究,寫出《關于對十三戶國營大中型企業的調查》,受到市政府的重視和肯定,國務院生產辦派人就反映的問題進行了專門調查。有些支部之間還開展了協作與聯合。陜西省西安市商專、統計學院支部,在雁塔專題咨詢服務中遇到困難,民建西安市委獻計出力活動領導小組及時研究,從5個民建支部抽調20多名成員成立3個專題服務組,協作攻關。其中一個專題組整理出《西安市翠華南路高新技術開發小區調查論證》,在國家、省、市級專家參加的論證會上得到充分肯定。

      民建各級組織的獻計出力活動與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緊密結合起來。據不完全統計,這一年各級組織向各級有關部門提出的專題報告、宏觀建議達400份,受到當地黨政部門的重視。民建河北省委向省政府提出《利用現有電子技術改造傳統機械工業的建議》、《關于采用電子負荷控制系統推進計劃用電建議》,省長及時批示并兩次約見民建省委負責同志,征求具體實施意見。民建上海市委提出《企業開展清產、消腫、建制》的建議,國務院明確答復予以肯定。民建福建省委提出《要切實把經濟活動納入效益型軌道》、《堅持改革開放、增強服務觀念,進一步提高我省“三資”企業的綜合效益》的建議,省委書記、省長分別批示,認為“抓住了福建國民經濟中的要害,對領導決策很有參考價值”,責成政府有關部門研究落實。

      這次活動取得了豐碩成果。僅就1991年9月份的不完全統計,民建各級組織和成員為所在地區、行業、企業進行技術革新、開發新產品959項,為改善經營管理、增產節約、增收節支提出各種建議10 027條,有4 632條被采納,已實現的經濟效益為49 875萬元。舉辦各類培訓班、學習班、講座共736期,參加培訓人員達54 190人(次)。

      在獻計出力活動中,涌現出一批為國貢獻不計名利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在活動開展過程中,各級組織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的方針,不僅為參政議政開辟了更廣闊的道路,而且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其中,抓實、抓深、抓活,使廣大成員受到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

      二、廣泛協作,支邊扶貧

      1987年,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與有關部門先后在廣西南寧、貴州貴陽召開座談會,提出組建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和中共中央統戰部、國家民委智力支邊協調領導小組,以互通信息、加強協作、加強支邊扶貧的力度。1988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協調小組正式成立。

      1988年8月,民建中央同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民建北京市委組成智力支邊考察團,赴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進行咨詢考察。通過實地調查,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經濟發展考察報告》等5篇考察報告中,對發展當地畜牧業、畜產品加工、礦產品開發、發展工業等方面的改革提出意見和建議,受到當地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有些建議被付諸實施。這以后,智力支邊協調領導小組組織參加赴貴州畢節地區考察,協助制訂畢節地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發展規劃,以及重點項目的論證和組織實施工作。民建積極組織會內外力量,落實分工負責的任務,受到當地歡迎。

      1989年12月,民建中央會同國家科委、致公黨中央、九三學社中央、全國工商聯聯合發出《關于推動“星火計劃”和“科技扶貧”工作的通知》。民建中央確定,以黔西南自治州為科技扶貧試點,扶貧工作根據國家政策的指導,堅持以“溫飽工程”為主,多搞“雪中送炭”的短、平、快項目的方針。1990年5月,民建中央隨同國家科委組織的黔西南自治州考察組深入該州8個縣市,實地考察了一批以“種、養、加”為主的開發項目,在初步確定的11個項目中,民建承擔大葉茶生產加工和薏仁米黃酒等兩項。11月,在北京召開的項目論證會上,這兩個項目一次通過了中央級論證。

      民建中央長期聯系的扶貧點有貴州畢節地區,黔西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廣西百色地區的靖西、德寶、那坡縣和南寧地區的天等縣。1991年,民建中央又就近抓點,將被國務院列為重點扶持的少數民族貧困縣——河北豐寧滿族自治縣定為直接聯系點。經過對豐寧的初步考察,民建中央確定了推廣農業、畜牧業新技術等幾個重點項目。

      民建一些地方組織也確定了固定的扶貧點,為支邊扶貧作出了貢獻。民建北京市委從1988年6月~1989年10月,組織專家到青海湟中縣進行養魚定點咨詢,克服種種困難攻克了高寒地區養魚的技術難關,取得成功經驗,達到池塘養魚畝產303千克,網箱養鯉魚畝產15萬千克,協助當地脫貧致富,為地區經濟發展作出貢獻。1988年7月成立的民建重慶大學支部應四川廣安縣瓦店鄉邀請,19名成員在暑假期間到華瑩山區,經過20多天的日夜奮戰,就龍王廟煤礦深部開采寫出考察報告。1989年寒假,支部又為瓦店鄉舉辦煤礦安全技術培訓班,還針對鄉里兩個小電站因缺乏技術力量而年久失修的問題,提出了全面檢修方案。支部與瓦店鄉簽訂了全面技術經濟合作協議。

      根據扶貧工作需要,地區間的協作組織機構也不斷發展。繼西北5省區建立常設的智力支邊協調組以后,1990年4月,又建立起西南4省區協作機構。10月建立了由上海市民建、工商聯負責,11個省市參加的咨詢信息協作網絡。隨后,東北3省也建立了聯系協作網絡。

      在智力支邊中,民建堅持把經濟、技術咨詢服務同培訓結合起來,“兩個文明一起抓”。1988年下半年,民建中央采取發調查提綱的方式,向部分地方組織調查了解開展少數民族鄉鎮企業人員培訓工作及師資隊伍的情況。與此同時,籌組了民建中央、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區民委、區扶貧辦、區民建和區工商聯參加的調研小組,由白大華帶隊,于1988年10月深入到廣西百色地區考察研究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如何發展基礎教育的問題。隨后,調查組提出一份《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加速發展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的基礎教育》的書面調查報告,送交中共中央統戰部、國家民委和國家教委。

      之后,民建中央向各級組織發出通函,號召開展對少數民族地區、鄉鎮企業進行職業教育情況的調查。1989年4~9月,民建中央又組織力量深入廣西桂林、柳州,甘肅天水、蘭州,貴州貴陽、安順,四川重慶、成都、德陽、樂山,山東濟南以及京、津、唐等地區,對在西南和西北地區建立少數民族培訓基地的可行性進行了探討,共寫出11份調查報告。隨后籌建了西南和西北兩個少數民族培訓中心,為鄉鎮企業、老少邊窮地區大力培訓科技和管理人才,留下一支“不走的咨詢服務隊伍”。

      為了進一步推進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1991年國家民委召開會議,開展全國性民族團結進步表彰活動。在這次表彰活動中,民建中央、全國工商聯的5位成員受到表彰。1993年12月,中共中央統戰部、國家民委、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在北京召開全國智力支邊扶貧經驗交流暨表彰大會,向63個先進集體、116名先進個人頒發了獎狀。民建有12個集體和15名個人獲獎。

      三、為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為了更好地適應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的廣泛需要,積極有效地推動工作,1991年4月,民建五屆九次中常委會議決定,將咨詢培訓部更名為“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部”。

      1988年7月和10月,民建中央參加了國務院教育研討小組召集的教育改革思路和設想的對話會、通報會及一系列討論會后,就這一課題積極開展調查研究活動,并為參加1989年4月中共中央召開征求對《中共中央關于教育發展和改革若干問題的決定》的意見座談會,做了準備。

      為適應我國教育體制改革和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民建從自身實際出發,大力開展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滿足不同需求,拓寬教學領域,探索培訓新路子。

      1991年8月5日,勞動部、民建中央和全國工商聯向各地機構和組織發出《關于繼續加強協作,大力開展職業技術培訓的聯合通知》。民建各級組織積極協助國家教委、國家民委、勞動部、農業部等有關部委貫徹“先培訓后就業、先培訓后上崗”的原則,以培訓初、中級工商專業人才為主,開展對職工崗前、在崗和轉崗的培訓,鄉鎮企業人員培訓,面向老少邊窮地區的實用技術、管理培訓,軍地兩用人才培訓等工作。截至1991年,共培訓各級各類人員180多萬人次,各地興辦各級各類學校208所。

      為適應改革開放的新形勢,傳播新興科學專業知識,培養高層次新型建設人才,民建各級組織還舉辦大量現代化管理方法培訓班和企業經營管理講座,幫助企業適應從生產型向經營型管理的重大轉變,提高競爭能力。同時還組織了有關國有資產評估、特區投資環境、股票證券知識等講座,舉辦了高層次的經濟問題研討班,開展涉外經濟所需的業務培訓和大學后的繼續教育。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堅持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方針,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指導方針之一。民建在貫徹這一方針的實踐中,在發揮自身優勢做好培訓工作的同時,還向精神文明建設的更廣闊的領域做了探索。1991年,民建中央聯合江蘇、福建、湖北、吉林、上海、天津等地方組織的部分同志,選擇一些精神文明建設比較有特色的市、縣、區、企業,就如何貫徹兩個文明一起抓的方針,進行了調查研究。孫起孟等赴蘇州參加調查。同年6月,民建中央邀請京、津、滬、吉、閩、鄂6省市有關同志在北京舉行研討會,就孫起孟根據蘇州調查和其他地區調查情況所寫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一文進行研討修改。隨后,文章分送中共中央有關領導同志和有關部門,并在《黨建》雜志上發表。文章指出,經濟上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精神上貧困也不是社會主義。根據一些先進地區的經驗,文章提出一些看法,如要貫徹好兩個文明一起抓的方針,首先必須要領導在認識上明確落實;共產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是關鍵因素;要充分發動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

      1991年6月,民建中央在北京召開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工作會議。會議回顧總結了10年來民建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的工作和經驗,討論研究了在新形勢下進一步開展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工作的指導思想、任務和工作部署,對于進一步發揮參政黨作用,推動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工作,提出了許多好的意見。會議通過了《民建中央關于貫徹中共十三屆七中全會精神,進一步開展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工作的意見》。意見提出,民建現階段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中共十三屆七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和依據,堅持兩個文明建設一起抓的方針,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繼往開來,以鞏固提高、開拓務實、協調發展為方針,提高思想,面對現實,放寬視野,加強調查研究,開拓服務領域,提高工作質量。”會議的召開,對推動全會這方面的工作起了積極作用。

      四、召開全國優秀會員、先進集體表彰大會

      改革開放以來,民建成員以極大的政治熱情投身現代化建設事業,立足本職,勤勤懇懇,扎實工作,勇于開拓,在各自崗位上建功立業,為國家各項建設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民建五大以來的4年中,受到各種表彰獎勵的成員達14 966人(次),279人獲得國家級榮譽稱號。中國工商銀行慈溪市支行高級經濟師董偉琛,積極為經濟建設獻計獻策,通過深入調查提出的“將集資的月利率普遍降至10%”的建議,使在慈溪市工商銀行開戶的企業一年內減少利息支出100萬元,他提出的清理“三角債”的建議被《人民日報》所編《情況匯報》轉發全國,由此榮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沈陽大學內窺鏡研究所所長姜克讓致力于內窺鏡研究十幾年,取得7項科研成果,1991年獲國家發明獎醫療衛生類最高獎項三等獎。

      1992年5月19~21日,為了褒獎成員在國家的改革和建設、為民建事業的發展中作出的優異成績,用他們的先進事跡和先進思想帶動和教育廣大成員,民建全國優秀成員、先進集體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大會表彰了在兩個文明建設和民建自身建設工作中作出優異成績的542名優秀成員、328個先進集體。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榮毅仁、全國政協副主席谷牧、中共中央統戰部及國務院有關部委、其他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的領導同志蒞會祝賀。蔣民寬代表中共中央統戰部,榮毅仁代表其他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講話,向大會及受到表彰的優秀成員和先進集體表示祝賀。

      孫起孟在表彰會的講話中指出,多年來,民建在全國各地區、各部門、各條戰線涌現出大批勞動模范和難以計數的、受到國家級、部委級和省、市、系統、單位獎勵的優秀分子和先進集體。這次受表彰的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這些同志中,有立志改革開放、善于經營管理的企業領導者,有勤勤懇懇立志改天換地的農業專家,有奮力拼搏、刻苦鉆研、為我國科技事業貢獻聰明才智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研究人員,有嘔心瀝血、教書育人的“園丁”,也有默默無聞、任勞任怨的會務工作者,等等。這些同志,為社會創造了可觀的物質財富,更創造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這些值得全會學習和發揚的寶貴精神財富概括起來,一是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滿腔赤誠,堅定不移,把對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祖國的無限熱愛化作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奮力拼搏的實踐精神;二是熱愛組織、關心會務,會榮我榮、會損我損的精神;三是識大體、顧大局,一心撲向工作,甘于舍私奉公的精神;四是在實踐中認真學習理論政策和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精神。

      北京市雙優代表沈淦清代表出席表彰會的全體優秀成員、先進集體作了發言。7位優秀會員代表在會上介紹了先進事跡和體會。有在“質量、品種、效益”主題上探索,在企業管理現代化課題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上海市代表岳魯;以改革開放時代中國企業家的氣魄和膽識,帶領企業以質量、信譽、優質服務,打開國際市場,為國家創匯,進入全國優秀企業行列的優秀企業家、陜西省代表李雅芳;不在城鎮享清福,立志荒山展宏圖,創辦“生態農業實驗場”,獲良好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浙江省代表周青疆;為環保事業嘔心瀝血,致力于固體廢物處理理論及裝備研究,促進我國環衛事業及資源再生利用作出貢獻的湖北省代表蔡建成;獻身高新技術,主持研究國家“七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百噸級碳纖維技術,成功用于“長征二號”捆綁式衛星運載火箭上,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科學專家稱號的吉林省代表陳光大;堅定走改革開放道路,艱苦奮斗,使虧損企業邁進國家先進企業行列的山西省代表李子英;為社會安定、國家富強,安排“兩勞”釋放人員和劣跡青年工作,在勞動中幫教,在幫教中創業,在創業中育人的遼寧代表柏力。四川代表陳慧中作了書面發言,介紹了她為深化改革增效益,面向市場開拓經營,強化管理,大膽創新,取得“四開放”試點企業成功經驗的事跡。

      會議經過3天的交流,與會代表向民建各級組織和成員提出了一份倡議書,號召民建全體同志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鄧小平南方談話精神,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基本路線,立足本職、從我做起、解放思想、奮力拼搏、團結和帶動周圍群眾,為加快改革和建設做實事、做貢獻。

      民建五屆十三次中常委會議通過決議,要求全會響應表彰大會提出的倡議,發揚孫起孟講話中提出的“四種精神”,并使表彰大會產生的精神動力在各項工作中開出新花、結出碩果。表彰大會以后,在全會掀起了一個學先進、比先進、做貢獻的熱潮,進一步調動了廣大成員和各級組織的積極性,發揮參政黨職能,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把民建工作推向新臺階,在改革和建設事業中譜寫更加光輝的新篇章。

      第四節 ? 進一步健全和鞏固組織

      發展與鞏固相結合是民建組織工作的一貫方針。根據各民主黨派協商一致的意見,1989年民建五屆二中全會強調了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全會素質的重要意義。會議提出,根據當前情況,在一定時期內,應側重做好鞏固健全組織的工作。

      1990年7月,民建中央提出了《關于當前做好健全、鞏固組織工作的幾點意見》,對組織工作作出部署。9月召開的民建五屆七次中常委會議再次強調要貫徹好這個意見。健全、鞏固組織的重點,首先是努力加強各級領導集體的建設,把推進新老合作交替當作一項系統工程抓緊抓好;在1993年全國人大、政協換屆之前,完成本會中央換屆工作,搞好省級組織的換屆;切實按照民建五屆二中全會關于成熟一個引進一個和不要都等到換屆時解決進和退的問題的精神,堅持德才兼備的原則和干部“四化”標準,積極引進新人,著重選好各級領導集體主持日常工作的主要領導成員。其次是有計劃地做好成員骨干和后備干部的培訓。第三是近二三年內,從實際出發,適當放慢發展工作的步子;側重健全、鞏固工作,不是不發展成員,根據需要,可少量吸收新成員;發展成員特別要注意政治素質,堅持吸收擁護四項基本原則,擁護改革開放,確有專長、作風正派、有一定參政議政能力和代表性的人士入會。1990年,民建五屆三中全會增選白大華、馮克煦為中央執行局副主任,以充實和加強中央執行局的工作。

      根據五屆七次中常委會議的要求,各級組織從實際出發,加強健全、鞏固工作,取得一定成績。到1992年,全國26個省級組織全部召開了成員代表大會,完成了換屆任務。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得到妥善的安排,其中,擔任省級名譽主委的有26名,擔任省級名譽副主委的有24人,擔任顧問的有225人,同時又引進一批德才兼備的新同志,充實了地方領導班子。

      五大以來,民建中央共培訓了各地推薦的成員近百人,還選送一部分成員到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進修。這些成員大多是即將或剛剛走上中央和地方民建組織領導崗位的中青年骨干。

      基層支部進行了必要的調整。根據五大提出的“多建一些企業支部和單位支部”的要求,新建了約1 000多個企業支部和單位支部。這些支部成員相對集中,組織健全,與成員所在單位的中共黨委關系密切,對開展會務起到了推動作用。

      截至1992年6月,民建成員總數達53 518人。地方組織255個,新增24個。1988年9月2日,民建青海省委成立;1989年5月4日,民建寧夏區委成立;1990年11月3日,民建內蒙古區委成立;1990年11月17日,民建海南省委成立;1991年12月16日,民建新疆區委成立,至此,在全國除西藏、臺灣外的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建立了委員會組織。

      1991年5月4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民建中央咨議委員會主任、民建卓越的領導人、著名愛國民主人士、政治活動家和農村經濟學家孫曉村因病逝世,享年85歲。1991年11月1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全國工商聯名譽主席、民建卓越的領導人、我國愛國民族工商業者的杰出代表、著名愛國民主人士和政治家胡子昂病逝,享年95歲。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国产成人精品cao在线|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蜜桃|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亚洲自偷自偷精品| 国产999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综合内射日韩久| 在线91精品亚洲网站精品成人|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香蕉| 国产精品视频视频久久| 午夜麻豆国产精品无码| 久久国产精品二区99|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9999高清| 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无码亚洲精品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不卡|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 狠狠入ady亚洲精品|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狠狠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网 | 久热这里只精品99国产6_99|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澳门| 久久精品这里热有精品| 四虎精品免费永久免费视频| 久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日韩久久成人AV| 日韩AV东京社区男人的天堂| 日韩高清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偷拍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