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8年2月,我成為曲周縣政協第五屆常務委員,到第六、七、八、九屆縣政協常委,2017年4月又成為邯鄲市第十二屆政協委員,從2008年5月我成為民建成員到2018年12月民建曲周支部成立,我當選為主委,我在政協這個大家庭里,學習受教育二十余年,使我在思想上、工作上受益匪淺。同廣大政協委員一起,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履行職能,通過撰寫調研報告、大會發言、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建言獻策,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體現了自身的價值。
第一,堅持學習開路,確保正確方向不跑偏不迷路。
堅持終身治學不放松,通過不間斷的理論學習,用理論知識豐富頭腦,明確方向,辨別是非,使自己和曲周民建的成員們在民建邯鄲市委和政協曲周縣委的領導下,扎實做好本職工作,積極建言獻策,做出應有的貢獻。
在學習方法上,堅持自學與集體學習相結合,通過個人自學和組織民建曲周支部的成員集體學習,結合自身有針對性地學,切實學以致用,解決實際問題。在學習內容上,重點是學深學透總書記的講話,我自身和曲周縣民建支部堅持把習近平總書記近期關于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作為基本教材,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專題選編》作為主要學習材料,原原本本學,實實在在學,結合問題學,著力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通過學習,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使自身政治素養有了不斷的提高。
1.進一步在思想上明確了“一個根本”,即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一根本。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也是民建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
2.進一步在思想上明確了“為了什么”,即曲周民建要在民建邯鄲市委和曲周縣政協的領導下,要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履職盡責,緊扣保障和改善民生獻計出力。
3.進一步在思想上明確了“要做什么”,即發揮民建的重要渠道和應有作用、切實加強和改進民主監督工作、廣泛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能量。
4.進一步在思想上明確了“該怎么做”,即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大力加強履職能力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第二,堅持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拿出一流的參政建議。
堅持把促進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扎扎實實深入基層、走進一線,摸清真情、研究問題、找準對策、提出建議,突出參政議政。在具體工作中,我們側重于對民生問題的探討,著眼于了解真相、探索規律、發現問題、提出對策,為科學決策提供詳實準確的調研依據。
1.廣泛深入基層搞調研。每年都拿出相當的時間與精力,深入到企業、學校、農戶、田間地頭,撲下身子了解真情、傾聽來自一線的呼聲。為確保調研工作取得實效,我們采取多種方式促進調研成果基礎實、質量高。努力發現和研究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和建議,為黨委、政府實施科學民主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因此,我們在深入實際摸清真情、準確掌握第一手材料上下功夫,堅持對已獲取的材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和分析研究,力求撰寫出肯定成績客觀、分析問題準確、提出對策可行的高質量的調研報告。
在撰寫《關于加強精準扶貧的提案》時,我先后利用半個月的時間,走訪了16個村莊,和52個貧困家庭促膝長談,了解他們致貧的原因、脫貧的困境、收入的項目、心中的希望,和十余名基層干部探討精準扶貧的著力點、存在的問題與具體實施方法,從而撰寫出了一篇具有一定見解與針對性的提案,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
2.抓住關鍵環節提建議。在調研中發現,隨著我國逐步邁入老齡化社會,養老產業正面臨著越來越艱巨的挑戰,養老工作在國家層面上已經得到高度重視。在應對老齡化過程中,健康是核心問題,老年人對健康服務的需求明顯高于普通人群,迫切需要我們為老年人提供綜合的、連續的、適宜的醫療服務,但通過調研發現,當前養老機構與社會需求之間存在著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養老機構跟不上社會發展的需要。隨著老齡人口的增加,特別是生活的富裕,觀念的改變,社會養老越來越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據統計,邯鄲市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占比已達16%以上,高達170萬人,但各類養老機構的床位加起來只有兩萬張左右,養老機構少,一床難求在全市普遍存在,特別是條件好、醫療有保障的養老院,需要排隊入住。二是醫療和養老兩不銜接。醫療歸衛生口,養老由民政管,大多數敬老院缺醫少藥,住養老院的老人需要醫療服務時,得不到及時治療。而老人需要住院時,不但一系列入院手續麻煩、病床緊張,而且護理人員又存在短缺問題,給老人和子女增加了不少負擔。?三是缺少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主要存在著政府直接投入有限,而民間資本進入這一領域門檻高的問題,需要在土地供應、行政審批、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以推動更多的資金投入進來,建設高性能、高質量的醫療與養老相結合的“養老福地”機構。
為此我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建議加強醫養結合的專業人才保障。二是建議以數字化健康管理為核心,推進養老信息化進程。三是進一步解放思想,鼓勵各類資本特別是民間資金大膽探索“醫養結合”養老新模式,這一新型養老模式符合社會的需求,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是提升養老服務質量、提高老年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
調研報告初稿寫成后,又進行了反復征求意見和修改,在征求意見的過程中,不僅得到了很多有識之士的大力支持,最后形成了有13個人簽名的集體提案,產生了良好的效果。
三是注重調研成果求實效。不擺花架子,不搞表面文章,不就調研而調研,堅持充分發揮調研工作的效用,調研要出成果、見成效,關鍵在于能否真正轉化為黨委、政府的決策,推動有關問題的解決和工作的落實。
針對曲周縣是農業大縣的實際,就農業發展品牌化問題進行了調研,發現農業豐產不豐收的關鍵還是沒有打出自己的品牌,附加值低。主要表現在:創建品牌意識不強。一方面,各類協會、合作社、經紀人、種植大戶等在品牌培育方面,缺乏長遠規劃,認為商標通過了注冊,就成了“品牌”農產品,追求高產量,忽視品質提升,不愿參加各種形式的宣傳推介活動。有的參加了相關的評比活動,獲了獎、成了名,卻將其束之高閣,未能借獎壯牌、借牌搶市;另一方面,部分特色農產品公共品牌尚未建立。同產地特色農產品在區域內具有類同和替代性,一品多牌,無序競爭,必然削弱同一產地特色農產品在市場中的美譽度和競爭力。如“曲周小米”在邯鄲有名氣,但在全國還沒有叫響品牌,“老營西瓜”也是這樣,品質高、名氣小,這也就造成了農產品品牌多、名牌少的局面。事實上,不少品牌農產品具備打造精品、名品的條件,但受產業政策、管理模式、資金、技術等客觀因素制約,未找到適合自身的品牌建設模式,無法真正獲得品牌實惠。如果這些品牌農產品走精品化道路,會贏得市場、創造效益。
如何破解這一難題呢,我們建議,一是加強政策引導。要發揮好政府各部門的職能作用,為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營造寬松環境。要引導成立農業產業化服務機構,探索建立名優農產品品牌儲備庫,整合、培育、開發商標資源,建立健全扶持品牌農業企業發展的長效投融資機制。二是高標準打造“三品一標”生產基地。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產業,有利于培育精品名牌,提高市場競爭力,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目標。通過辦好示范點,以點帶面,全面帶動全縣農業標準化生產;加強基地的生態環境建設,定期對生產基地的環境進行監測;加強現代設施農業、觀光農業、休閑農業基本建設,不斷提高和擴大培育品牌農業的基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確保農業“三品”市場監督、管理。要大力引進優良品種,推廣使用新的生產技術和農資,杜絕高毒高殘留和國家明令禁止農藥的使用,確保產品安全生態。三是加大市場宣傳推介力度。引導企業明確產品市場定位,及時分析農產品消費趨勢和競爭態勢,確定同一品牌下不同產品的市場定位,形成不同檔次農產品滿足不同消費群體要求的、有別于競爭對手的品牌定位。大力營造品牌文化,深度挖掘利用好當地歷史、文化、旅游等資源,注入地方文化,豐富品牌內涵,打造文化農產品,形成獨特的市場競爭優勢。加強品牌營銷,按照“名品”形成“名市”、“名市”催生“名品”的思路,加大綜合性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力度,把優勢品牌宣傳列入政府性或公益宣傳內容,提高廣大生產經營者的商標意識、品牌意識以及廣大市民的品牌消費意識;采取財政補貼形式,扶持企業辦節辦會、參展參會,建立營銷隊伍,強化對產品的包裝推介,主攻大超市、大賣場、大酒店或在大城市設立銷售窗口,以品牌的有效運作不斷提升品牌價值。
第三,堅持身體力行,為社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在調研養老的過程中,針對發現的問題和老年人的需求愿望,我逐漸萌生了自己建設“醫養一體”項目的想法,并且說干就干,投資建設了努力打造成為“河北頂尖、全國一流”的集養老、醫療、康復、文化、療養于一體的老年綜合服務體項目。
1.綜合治理修復生態。這個項目選址在曲周縣城西環外側,是鬧中取靜之地。這里原是一個有著50余萬平方米土地的磚瓦窯廢棄窯坑,由于過度取土排廢,植被遭到嚴重破壞,成為殘垣荒野之地、導致污水橫流,臭氣熏天。我任董事長的河北太極湖養老服務有限公司以生態修復為己任,投入5000余萬元對這塊不毛之地進行生態修復綜合治理,通過多種方法措施,挖建了6萬平方米水面的太極湖,涵養了將近20萬立方米的水,種植了泰山迎客松、雪松、黑松、百日紅、金針女葉、垂柳、黃楊、廣玉蘭、高桿月季等50多種名貴喬木花卉25000余株,使森林草地及水面覆蓋率達到了80%以上,這里亭臺樓榭,樹搖花綻,魚躍波粼,形成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2.招商引資促發展。2016年與遼寧省親和源養老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形成南北呼應、強強聯合,溫差聯居互助的頤養態勢。目前已投入近2億元,建設了太極湖生態環境、濟世中醫康復醫院、敬老院、老年文化活動中心、農業體驗采摘園等工程。
建筑面積達16000平方米,醫院有先進的醫療設備和良好的就醫環境,住院病床396張,醫護人員120名。突出中醫特色,建有規范化的中醫堂、現代化的康復醫學科、老年病科、疼痛病科和兒童康復科等,科室設置齊全。是河北省中醫院協作醫院、河北省康復醫學科學聯盟成員單位、河北省人民醫院協作單位、河南省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童康復聯盟單位。聘請省、市、縣知名醫學專家長期坐診,為全縣父老鄉親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敬老院秉承“為政府分憂,替子女盡孝”的理念,房間裝修高檔,家具家電設備齊全,中央空調、有線電視、冰箱洗衣機、獨立衛生間、緊急呼叫器、24小時溫泉入室,拎包入住,溫馨奢華。設施設備充分體現宜老化、智能化,助力扶手、防滑地板、無障礙設施為老人提供便捷和安全。建有戲劇院、棋牌室、臺球室、電腦室、書畫室、圖書室、茶藝室、練歌房、健身房等文體娛樂設施,滿足老人的身心健康需求。養老院為老人建立健康檔案,并通過智能物聯網技術平臺,遠程監控、血壓心跳跟蹤、生活服務管理等,使得老人的起居生活、身體狀況有嚴密的監控。
中醫院與敬老院毗鄰建設、廊道相連,區域分離,無縫對接,為老年人的幸福晚年提供全方位的醫療保障。
3.文體娛樂頤養身心。我們在這里建設了舞臺、展廳、球場、廣場等文體娛樂場地,老年文化活動中心引進了曲周縣太極拳協會、戲曲協會、書法家協會、作家協會、攝影協會、足球協會、健身氣功協會、老年保健操協會等全縣十余個文體社團入住,為他們提供辦公和展演場所,達到每周都有文體活動,開展太極拳健身、戲曲表演、書法繪畫展覽培訓、歷史文化課堂、棋牌門球等活動,為居住在這里的人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文體生活。農業體驗采摘園主要以滿足老年人懷舊思想、樂享農業生產與農家樂趣為目標,從而為老人們提供良好的晚年生活環境和無縫的醫療保障措施,成為老人們鍛煉身體、陶冶情操、頤養天年的勝地。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會更加努力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民建邯鄲市委和政協曲周縣委的領導下,在曲周民建支部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堅持學習不放松、深入一線不放松,通過多種渠道和措施,積極向縣委、縣政府及有關部門積極建言獻策,履職盡責,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