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雨砥礪,春華秋實,2019年,新中國迎來70周年華誕,這是讓人心潮澎湃的新時代,這是催人奮發向前的新起點。歷史與未來在這里交匯,70年來,中國從封閉落后邁向開放進步,從溫飽不足邁向全面小康,從積貧積弱邁向繁榮富強,綜合國力一路高歌猛進,實現歷史性跨越,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奇跡。
70年,在人類發展史上,只是彈指一揮間,但中國人民在這個時間段內,創造了波瀾壯闊、經天緯地的歷史。發展基礎不斷筑牢,經濟規模連上臺階,從原來的靠天吃飯到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新產業新業態層出不窮,服務業成為國民經濟第一大產業。2010年經濟總量超過日本并連年穩居世界第二。這是國際地位顯著提升的70年,2018年,中國經濟增速位居世界前五大經濟體之首,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接近30%,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不斷增強,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從“東方紅”衛星發射上天到“天宮二號”建立載人航天空間實驗室,從國產航母下水到“蛟龍”深海探秘,從港珠澳大橋氣貫長虹到雄安新區千年大計,從亞投行不斷擴大的朋友圈到共建共享“一帶一路”,參與全球開放合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始終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截至2018年末,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的9899萬人減少至1660萬人,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至1.7%。我有幸參與到打贏脫貧攻堅戰這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光榮工作中,自2016年2月一直在阜城縣建橋鄉柴劉村駐村扶貧,奔走在鄉間田埂,“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為百姓做好“小事情”,解決“小問題”,助推社會“大和諧”,把想法變成辦法,把農電商平臺、新媒體推廣為增收致富、鄉村振興的新渠道。
????70年來,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抱負的中國人,他們以孜孜不倦、自強不息的苦干創新精神推動著中國經濟社會車輪滾滾向前,中國才有了今天經濟強國和制造業大國的地位,才有了當前中國的民富與國強。我深知,作為民建會員,我們要堅定理想信念,進一步增強與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同心同行的政治定力,聽從時代召喚,厚植家國情懷,心系國家大計,情牽民生改善,為多黨合作事業的蓬勃發展,奉獻青春和智慧。????
我們要秉承家國情懷,在實踐中講境界、講追求。95歲的老黨員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扎根偏遠地區。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我們秉承家國情懷,就要在實踐中訪民情、解民憂,祖國的需要、人民的期盼就是我們干事創業的人生舞臺。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青年一代涵養家國情懷,厚植人民情懷,有助于補足理想信念之“鈣”,筑牢成長發展之基,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我們要繼續弘揚民建優良傳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薪火相傳,砥礪前行,續寫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建功立業的新時代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