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1993年到2008年,我與人民政協結緣整整15年。15年光陰,彈指一揮間,卻是我一生最難以忘記的美好回憶。
回想我的前半生,雖然一直在要求進步,但由于種種原因,連共青團員的資格都沒爭取上,又幾次錯過入黨機會。有人很納悶地問我:“你的學習成績那么好,怎么沒入團呢?”豈知1957年以前學習好是優勢,到了1958年就成了批判對象。在當時的“紅專辯論”中,我因所謂“只專不紅”被拔過白旗,這件事留下的陰影伴隨了我好多年。那時候看著周圍的人不斷進步,總覺的自己在政治上矮人一頭。???
?1989年,經民建秦皇島市委原主委王奇、時任社會服務部部長付東友兩位領導介紹,我加入了中國民主建國會,開啟了政治生命之門。四年后我被推選為政協委員,自此與人民政協結下了15年不解之緣。時至今日,我仍然感謝人民政協這個獨具中國特色的組織機構,使像我一樣渴求進步的愛國者可以通過這個渠道充分履職盡責、發揮才干。進入政協,真乃我人生中一大幸事。
還記得當選政協委員后,我在北戴河接受了為期三天的培訓。通過認真學習、熱烈討論,我的參政議政熱情被極大調動了起來。在培訓期間,我結識了很多朋友,很快融入了人才薈萃、群賢畢至的政協大家庭。加入政協后,我的心里由衷地感到榮幸和自豪,但也深感責任重大,于是便暗下決心: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優秀的政協委員。
從小我就很喜歡讀書、寫作。成為政協委員后,幾十年讀書、學習、工作所積累的廣博知識有了用武之地,在各項政協工作中,我真正體會到了“如魚得水”的愉悅。每年政協會議召開時,我按時參加會議和小組討論,認真聆聽會議內容和各位委員的真知灼見,踴躍討論發言。
作為政協委員,一項重要職責就是撰寫提案。15年間我撰寫提案一百多件,被冠以“提案大王”的綽號。經過深入調研、認真撰寫,每年我都要提交多篇提案,被市政協多次評為“優秀政協委員”和“社情民意先進個人”榮譽稱號。由于所提建議大多關系社會熱點、難點和老百姓關注之事,也深得周圍朋友、社區居民的認可和支持。為此,在1998年市兩會換屆時,我被選為人大代表,同時連任第九屆市政協委員?!皟蓵闭匍_時雖然得兩邊跑,很忙很累,但我過得充實而愉快,年輕時“無組織”的自卑感蕩然無存,也深為自己找到了實現自我價值的渠道而倍感欣慰。
除了每年的政協大會,我還先后參加了政協城建委、法制委、人資環委等專門委員會的活動。隨同政協領導去各縣區參觀視察,在此過程中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積累參政議政素材。通過委員提案答復辦理,我與相關單位和眾多企業建立聯系、增進了解,也真正解決了不少市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得到了領導和群眾的贊譽和好評,自己也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
2000年前后,我被市中院、公安局、工商局、衛生局、國稅、地稅局等十多家機構和單位聘為特邀監督員,同時擔任市政府行風監督員,參加歷年的行風評議。在這個過程中,我與這些單位建立、保持了良好的溝通渠道。作為民建科教支部主任,利用這些渠道,我組織了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支部活動,幾乎每個月都有一次主題鮮明的參觀、座談、調研,積累了豐富的素材,促進了黨派參政議政和社情民意工作的開展。2005年科教支部被民建中央評選為全國一百個先進支部之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參與政協活動的經驗。可以說,這么多年來能把黨派基層支部工作搞得熱情似火、經久不衰,離不開人民政協的賦予,是人民政協為我們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2008年我離開政協時,已是快70歲的老人,可大家都覺得我不過五十多歲,都親切地稱呼我“葉大姐”。與我一起參加政協大會的局領導一再聽到各單位人員對我的好評,多次對我說:“葉老師的才能被埋沒了幾十年,可惜起步太晚。”言下之意,如果起步早,還能升個官什么的。我倒不這么想。在人民政協的這十五年是我一生中最為輝煌的階段,不在乎早晚、不在乎職位、不在乎年齡。
如今距離從政協“退休”又過去十余年了,我已是80多歲的老人,但這些年里,我也常常撰寫各類參政議政稿件,民建各級組織經常邀請我為會員講解參政議政經驗,近期,我將參加民建秦皇島市委新會員培訓會,為新會員講述我的履職經驗,也算是為我所衷愛的參政議政事業發揮余熱。雖已到耄耋之年,但我仍覺得自己很“年輕”,因為高漲的政治熱情、充實的參政議政生活,在任何時候都可以使我“活力四射,青春煥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