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南峪被譽為太行山最綠的地方,當地政府特意在板栗樹開花時節設立了栗花節,并借此機會召開旅發大會,開展“賞萬畝栗花,走紅色太行”活動,以此向共和國70華誕致敬,助力太行山區旅游業發展。市政協副主席、民建邢臺市委主委劉勇也正是在這個時節帶領我們部分民建會員來到了前南峪。
時逢初夏時節,深山中的前南峪清風習習,絲毫沒有酷暑的感覺,這讓從“熱島”般并且噪雜的都市趕過來的我們精神倍增。開幕式上聽著領導們的講話,很多會員都情不自禁開始拍照,市自媒體協會會長潘世雨和民建文化三支部主委張海霞合唱《歌唱祖國》時,抗大廣場上馬上沸騰起來,多面紅旗高高舉起,迎風招展。我馬上高舉著紅旗左右舞動,讓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內心無比激動:祖國啊,您的兒女們時刻在祝福您,祝愿您繁榮昌盛,祝愿我們歷經歷史風雨的中華民族迎來偉大復興。
開幕式完畢,隨著劉勇一聲槍響,徒步開始了,千人的隊伍逐漸拉開,橘黃色的徒步體恤隊伍衫映襯在醉人的綠色中,形成了一條美麗的風景。我們幾個民建會員跟隨在劉勇身后徒步。劉勇主委愛好徒步,上下山坡都步行矯健,很多青年人漸漸都被他超越。劉勇邊走邊給我們講述前前南峪抗大的光榮歷史。很快,前面一個石板房映入眼簾。劉勇馬上充當起講解員角色:“看,這就是七十多年前抗大的一處遺址。”我們馬上走過去細細觀看,果然,石板房旁邊,大約有二三十個石頭小凳子,儼然是聽課用的。劉勇說,當年抗日艱難,抗大學員只能分散在前南峪周圍山區學習,他們在如此艱苦的環境里學習抗日和建設祖國的知識,有些抗大學員甚至為此灑下熱血以及獻出生命。也正是革命前輩的艱苦奮斗,我們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因此,不忘初心,不光只是在口頭上,更要落實在實際工作中。
大家興致勃勃行走在國家森林公園前南峪景區,隨著山坡的上下,我們發現有很多的儲水井。劉勇給我們講解,前南峪人民奮發圖強,籌集資金在山坡上建設很多儲水井,確保了果樹可以在旱澇季節健康成長,這項舉措為漿水蘋果、板栗、核桃等豐收打下堅實基礎,也為附近村民脫貧致富走出了一條捷徑。現在,太行山區都在推廣這項做法,力爭在不長時間內讓山區農民過上幸福的小康生活。
我們行走在綠蔭下,看著漫山遍野的果樹,聯想當年抗大學員們艱苦卓越的學習歷程,不僅感慨萬千。多災多難的中華民族歷經歷史的風云變幻,迎來了今天讓世界矚目的成就。我們徒步在太行山最綠的地方,向偉大的祖國致敬,向共和國七十華誕致敬,祝愿我們的祖國方榮昌盛,中國民族必將迎來偉大復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