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憶平江路
?
古街古巷倒也去過一些,但能讓我時常記起的,惟有平江路。
可要是專門坐下來想一想平江路的好,又發現很難用一個準確美好的詞語來對她加以形容。
清麗、精致、安寧、古樸,似乎都有那么一點點貼近,但又好象誰也不能完全道出她氤氳悠長的獨特韻味。想領略平江路的一切,只有親身到那青石板上慢慢地走一走,站一站,將所有喧鬧拋在對岸,讓飛逝的時間停止在那寧靜深遠的古巷之中。
平江路的青石磚瓦最有韻味。那灰白斑駁的舊石墻,凹凸不平的石板路,就這樣靜靜地佇立鋪陳開來,仿佛正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向路人娓娓訴說著他們古老的歷史。河兩岸那些不知已經多大年紀的老房子,白色的墻,青色的瓦,與木制的格柵花窗交相映襯,有的外墻已然丹青淡剝,象極了歷盡世事的老人臉龐,雖充斥了歲月的滄桑但卻獨具韻味;有的在墻面剝落處又攀生出許多藤蘿蔓草,綠得格外精神的草木隨風搖曳,神采靈動,與斑駁古老的墻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初夏,香樟樹下投射的點點光影,照在參差不齊的青石路面,幽靜的河道,臨水的樓閣,厚重的石路石欄,讓人不由得就想這樣任性地走下去,去看看路的盡頭,是否真有一位玲瓏的江南女子,正在靜靜等候~~
而華燈初上,平江路沿街店鋪散發出的暖黃色燈光,最最沁人心脾,讓人只想駐足。有人說“愛上這條路,?只因這里的夜色太撩人”。而我倒覺得,此情此景用“沁人心脾”反比“撩人”一詞更為貼切。夜幕初臨,河岸兩旁各色小店的燈火,象赴約一般,就這么在你身旁,一個個地逐次點亮。仿佛眨眼的一瞬間,你就置身于一個光影陸離的夢幻世界。
這時候,可以選擇懶懶地賴在“貓的天空之城”,拈一本喜歡的書,尋一個小角落,靜靜地聞一聞久違的油墨香,眼睛累了,抬頭望望窗外依稀的燈火,感覺一下時空交錯;還可以自在地佇立橋頭,看河對岸的“荷言旗袍”,店內暖黃色的燈光與外墻的七色彩燈交相輝映,窗前閃過身著旗袍的曼妙女子,讓人不由懷疑,自己是否在這個瞬間穿越回了那久遠的年代;或者一路穿行遍布了青石藤蔓的狹長小徑和古老的磚雕門樓,摸到“魚食飯稻”,在獨具江南特色的長條木凳前,點一碗酒釀小圓子,邊聽河邊的水聲蕩漾,邊看窗外信步穿過暖暖燈火的如織游人;還有掛滿了各色手工藝品的小店,你可以任性地拐進任何一家,在中意的小玩藝前把玩許久,主人也絕不會厭煩,微風中飄過的淡淡茶香和店主細細的吳儂軟語,讓人直盼得時間能就此停滯……
這時候,平江路的一切都是精致的、安寧的,不急不躁、不慌不忙。我站在柔情似水的燈火里看風景,一不小心,風景里的人也正在看我……
在這個華北平原溽熱難耐的盛夏,憶起江南水鄉的這條古巷,心底即象吹過一陣清涼舒爽的微風般愜意自在。想一想,為何她能在我的記憶深處永久停留?——或許,在這個喧嚷的塵世中,有那樣一個特定的所在和時刻,能夠讓我們把日日奔忙的腳步放慢,將耳邊的喧囂、煩擾、壓力、瑣事,暫時統統拋開,在粉墻、黛瓦、小橋、流水之間,與內心深處那個真實的自己,坦然安靜地說一說話,是每個奔波忙碌的現代人所無比渴盼的吧。
于是,斗膽篡改了這個詩句——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遙知平江月,相思在漁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