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管迎來了一批來自1000多公里外的訪客,他們就是民建唐山市路北工委二支部韓易達、徐行等9人,在“五一口號”發布70周年之際,遠赴南京參觀學習唯一一所由民建人個人創辦的博物館,也是民建中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民建南京市委副主委、博物館館長吳先斌熱情接待了我們,并親自給大家生動地講解了近兩個小時。吳館長對每一件展品飽含深情、娓娓道來,仿佛重回那個戰亂年代:
在“1937南京記憶”部分,大家看到了南京淪陷前后的情況,看到了為保衛南京而獻出生命的烈士們,看到了侵華日軍的殘忍和南京人民的苦難。一件件抗戰期間的舊物、一封封鼓舞人心的家書、一幅幅真實的照片,都銘刻著歷史的記憶。
歷時十年收集的1200名抗戰老兵巨大的手印墻震撼了我們,好像當年的歷史就在眼前,每一個不愿意做奴隸的中國人奮勇殺敵,用他們的身軀,阻擋了法西斯的進攻,最終迎來了勝利。
中國人民對戰爭帶來的苦難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大家憤慨日本侵略者的兇殘,更加對日本政府至今不肯對南京大屠殺公開道歉感到憤怒,這也讓我們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不忘合作初心,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建設新中國精神的力量,牢記歷史、認真履職,以更加積極的態度來奉獻出自己的力量。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的再遠、走到再輝煌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民主黨派基層支部紀念“五一口號”有了新的時代蘊意,擰成一股繩,實現中國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