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抗戰勝利在即,國共矛盾也日趨激烈。7月1日,黃炎培等六人從重慶啟程,以個人身份飛赴延安。在延安,黃炎培與毛澤東進行了最著名的“窯洞對”。
毛澤東問黃炎培來延安考察做何感想?黃炎培答曰:“我生六十多年,耳聞的不說,親眼所見的真可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乃至一國家,不少單位都沒能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力。初時聚精會神,無人不用心,不賣力。歷時長久,惰性發作,到風氣養成,雖大力無法扭轉。且無法補救。”“中共諸君,從過去到現在我略略了解,就是希望找出一條新路,跳出這周期律的支配”。——歷史的實踐證明,一些階級勝利了,一些階級消滅了。當一個舊的王朝開始脫離實際、脫離人民,也就開始了它的衰落。新興集團順應需要,起來造反,取而代之,建立新王朝。然后,慢慢嬗變,走向反面,新興變沒落,再被人民推翻。不斷打倒舊王朝,不斷建立新王朝,循環往復,歷經幾千年,完成朝代更替。這就是歷史的周期率。共產黨執政能否跳出這樣的“周期率”?
毛澤東答:“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如何跳出“周期率”?毛澤東所找到的民主之路,就是人人負起責任,監督政府,最主要的方式即人民政協。十九大報告指出:“人民政協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人民政協工作要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政治協商、民主監督”。負起監督主要責任的就是各個民主黨派。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2007年發表《中國的政黨制度》白皮書說,各民主黨派能夠提供一種中國共產黨自身監督之外更多方面的監督,有利于執政黨更加自覺地抵制和克服官僚主義和各種消極腐敗現象。
如何才能確保民主黨派發揮民主監督的作用?怎樣才能提升我國民主黨派民主監督的整體效能?怎么能夠完善和理順我國合作型政黨體制條件下民主監督的機制?
第一,制定相應的法律規范來保證民主黨派監督職能的履行。西方競爭型政黨體制下,反對黨對執政黨和政府的政治監督是一種權力監督,為了保證監督的有效性, 建立起了一整套運行機制,對監督的內容、形式、程序、方法、途徑等都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制度就是穩定的、受尊重的和周期性發生的行為模式”。民主黨派的監督能否發生實效,關鍵是看有無一個規范監督行為的程序和機制。
第二,用黨內紀律要求黨員干部認真對待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建議。在實際工作中,各級領導干部要有寬廣的胸懷,能夠容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對于敢揭時弊,敢于直言的民主黨派成員,不應斥之為“找麻煩”和“意見狂”,應鼓勵民主黨派成員爭當中共的摯友和諍友,真正體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制定《政務公開法》、《新聞法》,保證民主黨派可以利用這些法律條文,對腐敗現象進行揭露和批評,形成社會公共輿論壓力。
第三,改革干部管理制度,增加民主黨派擔任實職的機會。“縣級以上,地方政府要選配民主黨派成員或無黨派人士擔任領導職務。重點在涉及行政執法監督、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緊密聯系知識分子、專業技術性強的政府工作部門領導班子中選配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擔任領導職務,符合條件的可以擔任正職。國務院有關部委領導班子中要注意選配民主黨派成員和無黨派人士。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可根據各級政府機構設置情況,明確需要選配的工作部門的適當比例。”以石家莊市民建為例,在縣市級政府機關任職者11人,一人為中共、民建雙跨并擔任正職外,其余皆為副職。其后果就是監督的效果要大打折扣。
第四,提升民主黨派成員的政治素養,提高參政黨民主監督的水平和能力。民主黨派是民主監督的主體,民主黨派要做好監督工作,首先必須注重調查研究, 通過收集社情民意、進行調查研究、提出批評與建議,增強民主黨派民主監督工作的實效性。其次,引導民主黨派成員從中國共產黨同盟者的高度出發,提高民主黨派成員履行民主監督職責的政治自覺性、責任感和使命感。以石家莊市民建為例,盡管每屆政協會議民建會員都有大量的議案提出,但是,真正有高度、有分量、可操作的建議意見卻是寥寥無幾。
第五,建立、完善民主黨派民主監督的組織機構。目前,在我國實施監督的機構和部門還有欠缺,建立專門的民主監督工作部門或機構,成為當務之急。政協提案工作和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工作的加強,都是與設立專門的提案委員會和參政議政委員會分不開的。可在各民主黨派內部分別成立民主監督工作委員會,或建立一個全國和省級的各民主黨派民主監督聯席機構,統一領導各黨派的民主監督工作,協調全國和全省的總監督。
總之, 如何充分發揮民主黨派對執政黨的民主監督,建立相應的制度、機制與之配套,發揮民主黨派特有的廣泛性和高層次性,以便對公共權力的制約起到其他監督形式所起不到的獨特作用,是當前乃至今后一個重要的政治課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