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國慶節前夕,中共中央在人民日報發布“五一口號”,號召“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并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象征著中國共產黨建立新中國的宣傳書、動員令,標志著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公開、自覺地接受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我國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發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
轉眼之間,“五一口號”發布至今已經70年。當時,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正吹響勝利的號角,拉開了新中國誕生的序幕;如今,隨著改革開發的不斷深入,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社會等各領域取得了累累碩果,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基礎之上,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團結合作、群策群力,全國各族人民奮發圖強的結果。由此也展現了中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巨大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
而剛剛勝利召開的中共“十九大”,發出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不懈奮斗”的時代最強音。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長期堅持、不斷發展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保證人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鞏固和發展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可以發現,習總書記將當前政治局面概括為“生動活潑、安定團結”八個字,這恰恰得益于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發揮的重要作用。
習總書記進一步指出:“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協商民主是實現黨的領導的重要方式,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要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統籌推進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以及社會組織協商。加強協商民主制度建設,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參與實踐,保證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廣泛持續深入參與的權利。”
從“五一口號”到“人民政協”,中國政治民主制度不斷深入、發展、提升,讓“人民當家做主”這一莊嚴承諾真正落到了實處,可謂一以貫之!而這正是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及無黨派人士,在70年前積極號召與響應“五一口號”的初心,如今,這份初心未變,而且已然開花結果,并深入人心!
人民政協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人民政協工作要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把協商民主貫穿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全過程,完善協商議政內容和形式,著力增進共識、促進團結。加強人民政協民主監督,重點監督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和重要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增強人民政協界別的代表性,加強委員隊伍建設。
作為民建裕華基層委員會的一名申請入會人員,非常榮幸有這么好的機會了解歷史,深刻了解和學習“五一口號”精神,我將積極參加民建活動,提高政治覺悟,為社會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