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在1948年4月30日,發布紀念“五一”勞動節口號。在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紀念“五一”勞動節口號》中,鄭重號召: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并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至今已70周年,仔細回味這一具有巨大政治意義口號的提出卻能感覺到它是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必然。口號一經提出,就在中國的大地上掀起了一陣強勁的政治旋風,它令舉國歡騰、令反動派聞風喪膽。可謂神來之筆,看似輕巧、實為智慧凝聚,有力地統一了全國各方各派自覺地聚攏到中共這邊來,形成了強大的正義力量并一舉推翻了國民黨的反動獨裁統治。
??重溫“五一口號”這段歷史,我們對各民主黨派幾十年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的歷程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五一口號”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的基礎,也是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這一基本政治制度建立的基礎。
?重溫“五一口號”,可以時刻提醒我們我國的政治制度即中國共產黨領導、多黨合作的重要性。一個和平穩定的中國來之不易,它是國人之福,也是世界之福。雖然曾經有過一些坎坷,但是中國共產黨及時發現并扭轉了局面。做好國家的事情需要各方的努力,精誠合作。接受來自民主黨派和全國人民的監督;民主黨派在積極參政議政的同時,要做出有力的監督。監督是我們這個制度能夠保持下去的關鍵。在目標一致的前提下、在共同協商的基礎上,各自發揮作用為建設和諧社會而努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我們的奮斗目標,需要全國上下共同努力,需要加強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團結合作。各民主黨派是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無黨派人士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一定要把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作為根本方向,提高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水平,提高政治把握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各民主黨派從成立開始,就積極探索中國革命的前途問題,并在這個過程中與中國共產黨保持了密切的聯系。中國共產黨“五一口號”的提出,使民主黨派更加堅信,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徹底實現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只有堅持共產黨的領導,中國人民才有光明的前途和未來。“五一口號”使中國共產黨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走向勝利的偉大斗爭中,確立了領導地位;各民主黨派的歷史也由此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積極響應“五一口號”的各民主黨派領導人和無黨派人士,同共產黨真誠合作,共謀國是,為建立新中國獻計出力。一起籌備召開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一起組建了廣泛代表各方面利益、具有統一戰線性質的中央人民政府。也正是在此過程中一起創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這一基本政治制度。可以說,中國人民是在經過了漫長的歷史實踐檢驗,并依據自己的國情,最終選擇了一種全新的獨具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
?“五一口號”促使了我國多黨合作制度的形成,為統一戰線的鞏固和發展壯大、為第一屆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們通過對“五一口號”的歷史回顧,對民主黨派的優良傳統有了深刻認識。民主黨派老一輩的領導人,在他們所處的時代幾乎個個都是知名的社會活動家,他們之所以能夠在中國的政治舞臺上發揮重要作用,關鍵是他們在與中共密切合作、為民族解放不懈奮斗中形成了巨大政治感召力和人格魅力。我們繼承優良傳統,就是要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和把握前進方向的政治素質。要堅定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立場,在政治方向上與中國共產黨保持高度一致,在復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環境和國內社會矛盾面前,必須始終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