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共十九大報告總結了過去五年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明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十四條基本方略,同時為今后的經濟建設、民主政治建設、思想文化建設、社會治理、生態文明建設、國防建設、祖國統一、外交以及自身建設等各個方面明確了工作方針和新時代發展方向。
仔細學習研讀中共十九大報告,感觸良多,為之振奮,備受鼓舞。回顧中國共產黨走過的歷史進程,自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經過二十多年的革命戰爭,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經濟高速發展,中國人民站起來并逐漸富了起來。當前,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全球性問題加劇的外部環境下,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中國以“滾石上山”的精神,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在全球經濟、科技、文化、軍事的影響力不斷提升,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在這種大環境下,十九大的報告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個重大政治論斷,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定位。
下面結合十九大報告精神,圍繞報告中的六個方面,談六點學習體會:
一、中共十九大報告引領了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新方向”。經濟建設是國家在國際社會立足的根本,也是提升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基礎。當前我國的經濟總量上去了,但“大而不強”的現狀非常明顯,我們更應該潛心把基礎工作做實,把產業基礎做牢,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報告中明確了我們的經濟發展方向,指出“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并提出要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這些提法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不良現狀所提出的發展性的要求,為我們今后的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報告中倡導“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也是針對于目前“急功近利”做法的應對措施,是非常值得推崇和贊賞的。
二、中共十九大報告樹立了我國科技創新的“新風向標”。最近幾年,我國非常重視科技的投入,也有很多世界領先的科技成果產出,但整體上我們與發達國家在科技領域仍有差距,特別是一些基礎領域的研究方面,我們的差距更加明顯,因此國家急需在加強科技投入,進行體制改革。報告中提及的“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原創成果重大突破”非常及時迫切。
三、中共十九大報告為中小企業蓬勃發展帶來了“新機遇”。當前國內的科研體系以國家科研院所為主,最近幾年很多企業開始加大對于創新的投入,并產生了良好的效果,如果能夠在機制上充分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勢必會形成多元化的創新格局,為國家科技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動力。我對于報告中提及的“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非常認同。我國的中小企業數量眾多,機制靈活,覆蓋面廣,如果能夠在政策上重視和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將會為我國的創新發展和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動力。
四、中共十九大報告為激發民營企業成長創造了“新條件”。報告中,提出了“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這表明中央既重視國有企業的發展,同時也關注民營企業的發展。同時“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有利于為更多的民營企業提供成長和發展的機會。
五、中共十九大報告對全面從嚴治黨上升到“新高度”。報告中,直面闡述黨內存在的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意識到了黨面臨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的尖銳性和嚴峻性,從八個方面闡述了“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的具體要求和措施。這些方面無疑顯示了黨中央敢于直面問題、有勇氣解決問題,這也使得我相信能夠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六、十九大報告為民主黨派工作指明了“新目標”。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支持民主黨派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要求更好履行職能”。這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對民主黨派工作的指導方針和行動綱領,也是對民主黨派會員的鼓舞和鞭策。
作為民建會員,如何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提高參政議政能力水平,發揮參政黨作用。我認為應當通過學習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共十九大精神上來,結合工作實際和民建工作,貫徹落實好十九大精神,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把握參政議政方向和熱點,不斷提高參政議政能力和水平。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積極建言獻策,做出貢獻。
同時作為民建界別的法律工作者,一名律師,結合本職工作,如何落實十九大精神,在依法治國的進程中如何發揮作用。我認為作為一名法律行業的民建會員,應當立足本職崗位,發揮法律專業優勢,要學用結合、知行合一,用大會精神來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切實把會議精神貫徹落實到平時的各項工作中,不斷與時俱進,創新法律服務領域,適應新時代法律新要求。在依法治國的進程中,在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上發揮應有作用。積極投身到我國的司法體制改革、律師制度改革之中,成為新時代需要的中國執業律師。
使命呼喚擔當,使命引領未來。作為民建會員切實履行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成員的歷史使命,要從新時代、新使命、新征程的角度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提高自己,以期共同進步,才能無愧于這個偉大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