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熔鑄于黨領導的人民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根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已成為當今中國文化振興無可取代的主旋律”。黨的十八以來,以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讓雄渾的中國精神不斷彰顯,燦爛的中國文化、中國價值日漸光大,堅定的中國力量,文化自信持續厚積。
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從根本上說,取決于其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在文化領域能夠充當“壓艙石、定盤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主旋律,它正在為推動社會發展進步、創造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各個方面而凝聚飽滿的精神能量。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必須倡導優良家風,把優良家風成為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落地生根的重要抓手,必須堅持全民行動、干部黨員帶頭,從家庭做起,從娃娃抓起,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家教、家風,重視傳統節日,弘揚民族精神,宣傳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繼承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尤其黨的十八大以來,以民族傳統節日為契機,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讓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成為愛國節、文化節、道德節、情感節、仁愛節。這些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傳統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蘊含著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不僅要繼承創新中華文明,而且展現出極大的文化魅力和文化自信。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說:“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發揮著凝聚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有力地推動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一個個美麗精彩的、生動鮮活的、能夠吸引并引起共鳴的中國故事,展現了中國文化的魅力,使優秀的傳統文化在繼承中創新發展,發揚光大,使全體中國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地團結在一起,為堅定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唱響文化建設主旋律,推動文化繁榮興盛,建議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為實現文明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