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aody001.com/infodetail.aspx?newsid=6407
??? 曾幾何時,“大拆促大建”的標語口號響徹河北城鄉,本來還比較規范有序的城市,被搞得“滿目瘡痍”,不堪入目。這種急功近利的畸形發展,帶來的只能是經濟的大起大落,激化社會矛盾,到頭來,勞民傷財,欲速則不達,實質上阻礙了經濟的發展。日前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城市和小城鎮發展中心主任李鐵說:“過去大干快上的城鎮化走到了盡頭。?國家調整城鎮化路徑,突出兩點,一是要以人為本,解決好城鎮化中人的問題,二是要注重可持續發展。要通過提高能源的配置效率,發展綠色城市化。”
??? 綠色城市化,就是要在城市化過程中,更加注重低碳、環保和可持續發展。英國對華可持續城鎮化事務特使邁克爾·貝爾說:“我們的城市管理、交通體系、生活、教育,都注重用更少的資源來讓人們生活得更便利。核心的理念是低碳、環保、高科技和可持續。我們也想與中國分享這樣的發展經驗。” 根據2014年發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左右,努力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
??? 隨著我國城鎮化路徑的不斷完善,城鎮化被官方認為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引擎,同時,也被企業家們視為商機無限的大市場。從投資和消費角度看,城鎮化都蘊藏著商機。據專家測算,假設一個農村人口轉變為城鎮人口,城市需要投入的基礎設施10萬元,每年一千萬人進城,就要投入1萬億,這對經濟有非常大的推動作用。一個農民轉變為市民,他的消費水平要翻兩到三倍,這也會刺激經濟增長。此外,集合了低碳、環保、科技、可持續發展等諸多元素的“智慧城市”也被視為市場潛力巨大。
??? 筆者認為,在謀劃實施十三五城鎮化發展中,要樹立綠色城市、智慧城市的理念,堅持以人為核心,發揮好城鎮化對現代化的支撐作用。一是要制訂科學規劃。要在追求現代城市風格的基礎上,突出地方特色,絕不能再搞“千城一面”啦!二是保持規劃的剛性約束。規劃經法定程序確定,要能指導城市的建設,一張藍圖干到底。只有這樣扎扎實實地一步一步干下去,幾十年下來,才能真正實現所謂的城市宜居宜業宜游,環境舒適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