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aody001.com/infodetail.aspx?newsid=5759
????近年來,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不斷發展,民主黨派組織發展環境正在發生著變化,在多種因素共同影響下,組織發展出現了一些新的趨勢。關注這些新問題和新趨勢,制定措施加以解決,對于堅持和鞏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具有積極意義。
????一、組織發展新問題新趨勢
????1、突破地域范圍現象時有發生。隨著近幾年來縣域經濟迅速發展,縣域結構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在經濟較發達縣的城鎮,知識分子比例不斷上升,社會結構已與過去大中城市無多大區別,這成為民主黨派突破以大中城市為主這一地域限制的社會基礎。在縣域知識分子與民主黨派組織雙向作用下,一些地方出現民主黨派組織在縣域發展人員沖動,民主黨派組織向下延伸趨向開始顯現。
????2、趨同化趨勢明顯。民主黨派出于全面了解社會各階層情況,全方位反映社情民意的意愿,在發展成員時,突破原有界別范圍,使黨派成員盡可能覆蓋更多階層。同時也因為有些黨派原來商定的對象已隨時間推移逐漸減少,后繼乏人。如民革,由于歷史的原因,原國民黨愛國民主人士絕大多數已進入耄耋之年,有一定淵源關系的人士也逐漸減少,在有限的范圍內難以發展高層次有影響的新成員,于是產生了向界外發展的需求。最近,雖然對民主黨派發展界別進行過調整,但仍難以滿足需要。在這些因素交互作用下,有些黨派組織開始突破原商定界別向其它界別滲透,形成成員趨同化趨勢。
????3、素質優勢相對減弱。各民主黨派一向具有人員素質整體較高的優勢。但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這種優勢已經走向弱化。究其原因,一是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整個社會的知識發展水平普遍提高,相對而言,民主黨派的知識優勢越來越不明顯。二是執政的共產黨知識化水平在不斷提高,傳統意義上的工農干部比例已經很低,民主黨派成員與共產黨員在知識層次上的差別逐漸消失。三是現行的民主黨派組織發展機制難以吸收到優秀人才,圈內發展成了較為普遍的現象。
????4、超比例發展現象有所表現。由于有些民主黨派組織領導人片面認為數量是力量的基礎,組織成員多多益善,也由于隨著知識分子隊伍迅速膨脹,民主黨派社會基礎擴大,要求加入民主黨派的人越來越多,拒絕接受新成員的壓力越來越大,民主黨派市縣級地方組織和基層組織總的來說傾向于加大發展力度,超比例發展現象有所表現。
????5、低齡化趨勢明顯。近幾年來,一是由于學校教育和職稱評定越來越正規化經常化,知識分子達到民主黨派成員資格要求的年齡趨向降低,八、九十年代四十來歲才能評上中級職稱,現在三十出頭就可以了。二是由于受
??? 中國共產黨干部年輕化政策影響,想通過民主黨派謀求政治出路的人,希望在年齡很小的時候就加入黨派,取得提拔的年齡優勢。三是由于歷史原因,民主黨派隊伍老化現象比較嚴重,大多市級組織退休人員占到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給各種活動開展帶來不利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有些民主黨派組織發展年輕人的愿望膨脹,會員發展低齡化趨勢明顯。
????6、非公經濟人士發展過熱。非公有經濟人士一般經濟條件優越,非公有經濟人士加入組織,一可以通過企業家在社會上的影響提高民主黨派影響力,也可以一定程度利用非公有人士經濟力量彌補活動經費不足。在這兩種動力推動下,近幾年出現了民主黨派非公有經濟人士發展過熱的趨勢。
??? 7、愿望和訴求多樣化
???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完善和發展,社會各階層利益訴求的多樣化,使加入民主黨派組織的愿望各不相同;由于國際環境和國內社會各種思潮的影響,使加入民主黨派組織的追求更加復雜化。如,非公經濟人士在物質生活需求滿足后,必然轉向追求安全、社交、利益表達、實現自我價值等需求的滿足,他們把加入民主黨派視為滿足這些要求的一個良好途徑,他們中的一些人總是通過各種努力爭取加入民主黨派等等。
??? 二、組織發展對策和建議
??? 民主黨派組織發展工作,事關民主黨派性質,事關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事業全局,必須以高度政治責任感和政治敏感性對待這項工作,為鞏固和發展多黨合作偉大事業奠定基礎。
??? 1、組織發展要順應現實條件的變化
??? 黨要高度重視民主黨派的組織發展工作,要根據民主黨派組織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變化,引導民主黨派理解環境變化對自身組織發展影響的客觀性,正確處理組織發展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使民主黨派組織發展始終能與時俱進。
????2、組織發展要同整體工作相結合
????民主黨派各級組織要自覺地把組織發展工作放在整體工作大局中認識和把握。注重把組織發展工作同繼承優良傳統,保持政治本色;同領導班子建設、旗幟人物產生、后備干部培養、骨干隊伍的形成;同更好的完成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社會服務等各項工作聯系起來考慮和操作,使組織發展工作始終在推動整體工作中發揮基礎性作用。??
????3、組織發展要及時解決新問題
????一要在組織發展的地域范圍上有所放寬,允許民主黨派在經濟發展比較快,經濟總量比較大,知識分子數量比較多的縣城和鎮發展成員,建立組織。二要進一步調整界別限制,適當增加各民主黨派主界別之外成員比例,使黨派參政力量更加健全。三要根據民主黨派組織發展工作已經較成熟的現實,適當擴大民主黨派成員發展比例,使民主黨派在職人員能有一個合理的數量。四要適度放寬民主黨派發展成員年齡限制,為民主黨派吸收優秀人才能從源頭做起,從年輕人抓起創造條件,使更多優秀人才能通過正常機制留在共產黨外,從而為多黨合作創造更深厚的組織基礎。
????4、組織發展要嚴把準入關
??? 首先,在組織發展工作中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為原則,依照各民主黨派性質界別,制定相應的組織發展工作細則,對組織發展目標、原則,成員吸收條件、程序等做詳細規定,引導組織發展健康有序進行。制定發展規劃,推動組織發展規范化程度的提高。
??? 其次,要對照各民主黨派《章程》和組織發展有關規定,嚴格把握準入條件,對申請人的政治素質、業務表現、參政熱情以及學歷、職稱等情況進行全面考察,嚴格篩選,態度鮮明的拒絕動機不純、條件不達標的人加入組織。當前,在發展非公經濟人士方面,要堅決克服為解決經費而“傍大款”現象。
????再次,要嚴格執行申請人加入組織前培養期制度。在培養期,要通過談話、學習、參加適當活動等形式,把加入組織人員的思想切實統一到堅定不移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上來,統一到團結一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上來,統一到實現中華復興的中國夢上來,做到與黨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標上同心同向、行動上同心同行。
????第四,培養期應要求申請人撰寫一篇參政議政意見和建議,檢驗和提高其參政議政熱情、認識水平和文字水平,為提高參政黨參政隊伍整體素質打下良好基礎。
????第五,要對新會員進行全面跟蹤培養,督促他們以一個政黨成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及時完成角色轉變。要幫助新會員認真學習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學習各民主黨派的章程、歷史及優良傳統,努力提高業務水平,干好本職工作,力爭在參政議政和本職工作兩個崗位上做出更大成績。
????第六,規范語言表達。諸如“近親繁殖”“入口關”等等的表述,雖說‘形象’,但有失嚴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