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豐南區第二中學的舞蹈教室里,總能看到一位身影輕盈、目光專注的教師,她以肢體語言為紐帶,將藝術之美與育人之責融為一體。她始終秉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新時代教育工作者的擔當,她就是豐南總支會員裴素潔。
以文化演出踐行初心使命
她充分發揮自身特長、積極參加政協、統戰部和民建的文藝宣傳工作。為把一個精彩的節目呈獻給觀眾,她犧牲自己下班后和周末的時間,為舞蹈“零基礎”會員們編創、排練每一個舞蹈動作、造型。在民建河北省委、唐山市委多次文藝匯演中編創、表演獨舞《敕勒歌》《我和我的祖國》《啟航》《鳳凰涅槃》《水》等優秀舞蹈作品。受到民建省、市領導的肯定與表揚,因貢獻突出并多次受到個人通報表彰。在豐南區“黨課青年說”活動中,她帶領學生以舞蹈情景劇形式演繹《唱支山歌給黨聽》《我們走在大路上》等篇章,詮釋紅色精神,傳遞正能量。帶領學生共同走進豐南區偏遠的農村,共同編排《我和我的祖國》快閃舞蹈,將藝術之光點亮童心。
以參政議政彰顯擔當作為
她心系民生,發揮著一名政協委員、民主黨派成員應有的責任和擔當。先后撰寫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豐南區中小學體育教育工作的建議》《關于加強唐山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建議》《關于增設河頭老街古玩板塊的建議》《關于我國現階段兒童歌曲創作存在的問題及建議》等10余篇社情民意和提案,被區政協、民建市委審閱、采納。為提升個人履職能力,不斷加強個人學習,她積極參加統戰部、民建舉行的各類政策信息寫作培訓班、“兩會”會議精神宣講會等學習活動,并在唐山民建等公眾號發表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以創新突破提高教學質量
她從教10余年,共教授過將近500名舞蹈學生,歷屆畢業生專業成績本科上線率均達到90%,考入音樂、藝術院校、“211”、“985”、省重點大學、師范院校、一本院校的學生達到70%以上。她曾擔任國家教育部“十四五”規劃的國家級重點課題組主研人,并發表了著作《高中舞蹈教學中民族性與現代性的融合研究》。2013年在韓國權威學術論文網(RISS)中發表跨學科論文《高中舞蹈特長生與非舞蹈特長生人格特質比較研究》研究成果采納、推廣于韓國木浦市中小學教育教學中。參加工作至今多次參加省、市、區級優質課、教學案例、各類舞蹈比賽并多次獲得獎項及榮譽稱號。教學中她善于動腦、敢于創新,仿照餐桌的轉盤的模樣以及舞蹈動作的特定需要,發明了適合學生的“原地旋轉輔助器”,大大提升了學生的旋轉能力,增強了學生學習舞蹈的自信心,并在唐山同類學校舞蹈教學中推廣應用。
從三尺講臺到民建舞臺,從城市校園到鄉村課堂,她用舞蹈架起文化傳承的橋梁,用愛心鋪就學生成長的道路。她以民建會員的赤誠、政協委員的擔當、教育工作者的執著,詮釋著新時代女性的巾幗風采,在教育的星空中綻放著閃耀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