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國兩會是在“十四五”規劃收官、“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的關鍵節點召開的重要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以“穩中求進”為總基調,系統部署了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與重點工作,既體現了對復雜國際環境和國內轉型壓力的清醒認知,也彰顯了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以科技創新為引擎、以民生福祉為根本的政策導向。以下結合報告內容與政策實踐,從多個維度談談我的感受。
報告將2025年GDP增長目標設定為5%左右,與近年目標保持連續性,體現了政策的穩定性和務實性。這一目標的實現,依賴于“積極的財政政策”與“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的雙輪驅動。政策組合拳的協同性增強,既緩解短期經濟壓力,也為長期結構優化騰挪空間,體現了“在發展中解決問題”的治理智慧。
報告將“發展新質生產力”列為重點任務,強調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推動經濟動能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在于“質”的躍升,需打破傳統路徑依賴,通過制度創新、人才培育、資本支持構建全鏈條創新生態。
報告將民生改善作為高質量發展的落腳點,從就業、教育、醫療等多維度回應社會關切。目標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加強靈活就業者權益保障。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再增30元,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上調20元,并制定育兒補貼政策,緩解生育成本壓力。
民生政策緊密精準對接群眾需求,通過“小切口”改革實現“大普惠”,增強社會韌性,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度、滿意度。
政府工作報告既是一份務實的目標清單,更是一張系統的發展藍圖。其核心邏輯可概括為以“穩”保底線、以“進”促升級、以“新”拓空間、以“民”固根基。當前,中國經濟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攻堅期,政策落地需多方協同——政府需強化制度供給,企業需加快創新突圍,社會需凝聚共識合力。唯有如此,才能在復雜變局中開辟新局,為“十五五”規劃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