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民建保定市委農業農村委員會協同九三學社河北省委社會工作委員會前往河北省滄縣開展農光互補項目實地調研活動。此次調研旨在深入了解農光互補項目的實施情況,探討其在促進農業現代化、提高土地利用率及實現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潛力與挑戰。民建保定市委農業農村委主任穆國俊、秘書長安立飛及部分委員參加。此外,還邀請了河北農業大學薛慶林教授、王梅高級農藝師等一同前往。
調研過程中,華潤集團農光互補項目經理王曉旭、柳宏杰等負責人陪同調研團隊考察了光伏板下方的適植空間、灌溉系統以及項目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等關鍵環節。通過實地考察,調研團隊對農光互補模式在提升農業綜合效益、促進農村能源結構轉型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有了深入認識。
實地調研后,滄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張志清主持了座談會。他指出,滄縣通過積極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已經形成了包括旱堿麥、金絲小棗、優質生豬等多個特色優勢產業集群。特別是旱堿麥產業,已經成為滄縣的一張名片,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產業鏈不斷延長,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
穆國俊強調,農光互補項目是推動農業綠色轉型、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民建保定市委農業農村委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加強與各方的交流合作,共同探索適合滄縣乃至更廣泛地區的農光互補發展模式。九三學社河北省委社會工作委員會委員張愛軍研究員表示,農光互補項目作為現代農業與新能源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嘗試,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還能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薛慶林教授和王梅高級農藝師分別從技術層面提出了優化建議。此次調研將充分發揮民主黨派和高校專業優勢,助力農光互補項目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