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在舞臺中央,汗水浸濕了衣衫,卻絲毫不見疲憊之色。他的右手大拇指搭在馬尾頂端,中指和食指緊緊地抵住琴弦,緩慢而深沉的移動。左手虎口夾住琴桿,四根手指靈活的來回地擊打在琴弦上,時而隨著樂曲的節(jié)奏上下?lián)u晃,發(fā)出一陣陣揉弦,好似筆走龍蛇,譜寫著優(yōu)美的樂章。一首動人的《賽馬》傾瀉下來。在他手里,二胡一根琴桿頂天立地,兩根琴弦連接東西。內弦如男人,沉穩(wěn)雄厚;外弦如女人,高亢明亮。在陰陽的融合中演繹著天地的絕唱。他的嘴角總是掛著一抹淡淡的微笑,那是對未來無限憧憬與信心的體現(xiàn)。他,就是路南區(qū)工委的民建會員——史亞超。
史亞超是華韻禮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禮樂未央民樂團團長,唐山市民族器樂學會副秘書長。2022年作為培養(yǎng)期擬入會會員開始,就在民建的大家庭中積極參加組織內的各類活動。2023年成為民建會員后,還擔任民建夢之尋樂隊的樂隊成員,團結隊員共同策劃各類大型文藝演出工作。在演出活動中其演奏專業(yè)性廣受好評。對于任何場合都認真對待。帶領團隊一起為會員們開展節(jié)日音樂會聯(lián)歡演出,為廣大民建會員們做高雅藝術呈現(xiàn)。
在工作中一直秉承著以傳播民族音樂為己任,為弘揚民族文化做貢獻的理念。由于其自幼接觸民族樂器的學習,久而久之對民族音樂就產生了一定情結,通過民族音樂了解了更深層的民族文化,同時對于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更有著獨特的情懷。
他帶領的民樂團成員由活躍在教學、演藝一線的各專業(yè)老師組建而成。所有演員均自幼學習民族器樂專業(yè)。無論從專業(yè)性、創(chuàng)意性、演藝互動性、文化傳播等方向上都已達到較高的統(tǒng)一標準。
樂團成立以后,首先進行了精準的演藝定位,由于團隊的成員水平都比較高,團隊人員之間在短時間內產生了比較順利的磨合。由于演藝風格的創(chuàng)意性和多樣性,樂團開始在南湖景區(qū)、培仁里、唐山宴、河頭老街等景區(qū)開展了長期的文旅演藝。讓更多人看到了他們,通過他們樂團的演藝也讓很多人了解到民族音樂的魅力,其演藝作品中帶有很多地方文化的風格特征,通過演藝的形式讓更多的本地人及外地人了解到本地的風土人情及人文情懷。
史亞超無論對于企業(yè)或商業(yè)的演繹策展規(guī)劃,團隊都在以文化傳播的角度來進行定制化、融合式的演繹理念進行雙方的合作共贏。
中秋前葉,史亞超禮樂未央民樂團攜手古琴工作室侯桂東老師,夫朗沃琴行雙排鍵谷雨晴老師,在唐山市群眾藝術館舉辦了一場“祖國頌歌”迎中秋民族音樂會。音樂會現(xiàn)場演奏了一些膾炙人口的歌曲,比如云宮迅音,二泉映月,荷塘月色,上春山等,整場音樂會節(jié)目作品流暢銜接,給廣大民建會員及音樂愛好者呈現(xiàn)出一臺非常沉浸的音樂會氛圍,希望通過這場民族音樂會提高觀眾朋友們對于民族樂器的認識。同時也希望能為文旅事業(yè)的在地文化傳播貢獻微薄力量。展現(xiàn)民建會員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