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電視劇《天下同心》,猶如翻開一部厚重的歷史長卷,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攜手同行、共建新中國波瀾壯闊的那段歷史畫卷在眼前,他們在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留下的堅實足跡,令人動容且備受鼓舞。
在舊中國風雨飄搖、內憂外患的歲月里,民建的先輩們懷著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的理想,積極探索救亡圖存之路。然而,在那個黑暗的時代,他們的努力屢屢受挫。直到中國共產黨的出現,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前行的方向。黃炎培等民建老一輩領導人在與中共領導人的交往交流中,深刻認識到只有共產黨才能帶領中國走向光明。在抗日戰爭時期,民建積極響應中共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號召,組織力量支援抗戰前線,許多民建會員不顧個人安危,為抗戰提供物資、宣傳抗日思想,與共產黨領導的抗日力量相互配合,共同抵御外敵入侵。
新中國成立前夕,民建積極參與新政協的籌備工作,為新中國的誕生貢獻了自己的力量。當時,黃炎培先生不顧個人安危毅然北上,與中共共商建國大業。這一歷史性的抉擇,彰顯了民建對中共的高度信任和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擔當。在新中國成立后的建設中,民建充分發揮自身聯系工商界的優勢,積極參與國家經濟恢復和社會主義改造。例如,榮毅仁等民建會員積極帶頭進行公私合營,推動了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進程,為新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基礎立下汗馬功勞。他們與共產黨一起,克服重重困難,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了初步的工業體系,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民建再次緊跟中共的步伐,積極為經濟體制改革建言獻策。許多民建會員憑借在經濟領域的豐富經驗和敏銳洞察力,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助力中國經濟走向市場化、國際化的道路。他們深入企業調研,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難題,推動民營經濟蓬勃發展,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源泉。
進入新時代,民建在脫貧攻堅戰場上也毫不遜色。眾多民建會員深入貧困地區,開展產業扶貧項目。他們利用自身的商業資源和技術優勢,幫助貧困地區發展特色農業、手工業等產業,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在教育扶貧方面,民建積極援建希望小學,資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貢獻力量。
回顧歷史,民建老一輩與中國共產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始終攜手共進。他們在國家面臨重大抉擇時堅定地站在一起,在建設發展過程中相互支持、相互補充。正是這種同甘共苦的合作精神,讓中國在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道路上不斷取得輝煌成就。
如今,我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更應傳承和發揚民建與中共風雨同舟的優良傳統。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繼續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積極投身國家建設的各項事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