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aody001.com/infodetail.aspx?newsid=3939
胡錦濤總書記在2011年初黨外人士迎春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標上同心同向、行動上同心同行,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最鮮明的特質,是不斷奪取革命、建設、改革事業勝利的有力保證。這一表述,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講話中是首次。深入學習總書記關于“同心”思想的講話,對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歷史經驗、理論內涵具有深刻的理論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 一、同心創造歷史,同心鏡鑒未來
我們學習胡錦濤總書記關于“同心思想”重要講話,不能不思考為什么只在短短百年,中國就由一個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弱國,成為昂然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強國?如何短短三十多年,就發展成為世界經濟總量第二、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創造了中國奇跡?這當然要歸功于中國共產黨人對革命和建設、治國理政規律的認識和把握,始終做到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站在時代最前沿,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代表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團結了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建立了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結果。
近代歷史上,從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的農民階級,到“睜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則徐、洋務運動的地主階級,再到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的資產階級,他們先后在救亡圖存的舞臺上粉墨登場,提出和施行過各種主張。但自身的階級局限性,加之不能團結和凝聚社會各進步階級階層的力量,在強大的中外反動勢力的圍剿下而成為歷史的匆匆過客。中國共產黨歷盡艱難險阻,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最終確立其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領導核心地位,其成功秘訣之一就是統一戰線。中國共產黨與人民同心,聚合民心,集中民智,整合民力,得到人民的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肝膽相照,坦誠相對,才使各民主黨派緊密團結在共產黨的周圍,同心同德,共謀發展。1948年響應中共中央發布的“五一”口號,標志著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公開、自覺地接受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地走上了一條和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的光明道路。這是他們在歷史發展的關鍵節點作出的正確抉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這一抉擇的必然結果。胡錦濤總書記“同心思想”的講話正是對這一歷史經驗從新的視角所作的高度概括,讓我們對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多了一個維度進行重新審視和認知。
新中國成立之后,我國各民主黨派變成各自所聯系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一部分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的政治聯盟,成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社會發展進步服務的政治力量。作為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在國家政權鞏固和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更加注重民主黨派在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中的作用,更加注重團結和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力量參與到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中來。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把發展好、維護好、實現好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發點、立腳點,做到了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而各民主黨派也自覺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緊緊團結在黨中央周圍,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克服改革道路上的無數艱難險阻,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二、同心直面多元挑戰,同心應對復雜局面
毋庸諱言,中國在取得令世人矚目的輝煌的歷史成就的同時,也面臨著更為復雜的國際和國內形勢,面臨著更加繁重的歷史任務和更為棘手的歷史難題,這對我們踐行同心思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中國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能否迅速越過這一階段,避免拉美國家陷進的困境是對中國共產黨人的一項嚴峻考驗。這首先要求我們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險,丟掉小富即安、不思進取、安于現狀的思想,對改革的重要性、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保持清醒的頭腦。其次,改革進入深水區,沒有石頭可摸,唯有同心同德、開拓創新、群策群力,才能攻堅克難、走向勝利。再次,執政時間越長,執政地位越鞏固,越要清醒執政的根基,克服不斷滋生的官僚主義、長官意志、唯我獨尊的思想傾向,克服脫離群眾的危險。
2、隨著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的進一步鞏固和完善,合法私有財產不受侵犯的公民權利的制度保障,民營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國社會經濟結構中不同利益主體的權利訴求日益強烈,多元化的價值差異帶來的社會矛盾沖突日益凸顯。在公民有序參與政治不斷加強的時代背景下,這種價值差異必然在政治格局中有所反映。如果沒有統一的意志,沒有同心同德的大局意識,勢必消解改革的動力,改革的成效必然會大打折扣。
3、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成功深入,政治體制改革日益提上議事日程。社會上在主導思想之外,自由主義思潮、民主社會主義思潮、民族主義思潮、新儒家思潮和民粹主義思潮等各種錯誤思潮大有濫觴之勢。這既反映出思想的極大解放,也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亂和迷惑,導致離心傾向。有人總是打著“民主”的旗號混淆視聽,蠱惑人心,挑起動亂,制造分裂。這尤其需要我們廓清迷霧,堅定地和黨保持高度的一致,和黨同心同德。
4、由于各種原因綜合作用,社會上出現了食品安全、收入不公、暴力拆遷、部分黨員領導干部貪污腐敗等突出問題,引發一些群體性事件,不少群眾對黨的不滿情緒增加。個別孤立的事件經過網絡的迅速傳播造成很壞的影響,對黨的不滿言論和謠言降低了黨的威信,損害了政府的公信力。這都要求我們以理性、辯證的態度對待中國共產黨自身存在的問題,堅持黨的領導,不散謠,不傳謠,協助黨解決問題,同心同德才能匡正祛邪、穩民心、穩社會,維持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三、同心包容和諧,同心唱響主旋律
1、同心包容差異,融合多元,差異多元才能和諧。
中華文化的本質屬性是“和”,中華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是追求和諧,尋求平衡、協調和穩定,反對分裂和沖突。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所反映的正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和合”精神,體現的是統一戰線的本質——大團結、大聯合。在多黨合作中,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與執政黨的關系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是真誠合作,是“和”而不同。一黨領導多黨合作、一黨執政多黨參政的一主多元政黨格局,既能實現廣泛的民主參與,集中各民主黨派的智慧,促進執政黨和各級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又能實現集中統一,統籌兼顧各方面群眾的利益要求;既能避免一黨執政缺乏監督的弊端,又可避免多黨紛爭、互相傾軋造成的政治混亂和社會不安定團結。
2、同心允許百家爭鳴,同心更要堅持弘揚主旋律。
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組織活動原則是民主集中制。發揚民主就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充分聽取多方面意見和要求;堅持集中就是要和中央保持一致,擁護中央的決定,維護中央的權威。我們既要讓各種聲音和意見建議充分發表,又要自覺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共同理想,堅持科學發展的理念,自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弘揚主旋律,這才是同心的真正出發點和落腳點。
四、踐行同心思想,強化同心理念
在新的形勢下,堅持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標上同心同向、行動上同心同行,需要我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推進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
1、踐行同心思想就要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不動搖。國情決定了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在我國存在與發展的歷史必然性和合理性,也決定了其長久生命力。我們要繼承和發揚民建六十多年的優良傳統,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繼續扎實有效地履行好參政黨職能,切實發揮好協調關系、匯聚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的重要作用。
?? ?2、踐行同心思想就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動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我們要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堅持科學理論指導,堅持共同理想信念,堅持共同價值追求,自覺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一致。
?? ?3、踐行同心思想就要堅持民主集中制不動搖。在當前多元化的時代,我們更應維護中央權威,自覺接受中央統一領導。要深刻領會中央的決策精神,防止將中央精神“碎片化”;要追求長遠的目標價值,防止短期政策“應急化”;要從整體和大局出發,防止“部門化”。
4、踐行同心思想就要堅持科學發展不動搖。科學發展觀是當前工作的指導思想。我們做工作要有責任心,進取心、上進心,始終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重視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只要心系百姓,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化解不了的矛盾。
5、踐行同心思想就要自覺加強理論學習,自覺抵制各種離心傾向。我們有提高理論修養的自覺性,自覺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深刻領會黨的方針政策的精神實質,提高自身應對復雜局面的水平和能力。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時間讀一讀書,應酬再多也要靜下心來多想一想。不要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更不要信謠傳謠,失去判斷力和鑒別力。
總之,我們要繼續傳承與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的政治信念,推動多黨合作事業薪火相傳;要堅守與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向的奮斗目標,開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局面;要凝聚與中國共產黨同心同行的團結力量,共同書寫中華民族復興史上自強不息的華彩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