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闊征程銘刻歷史足跡。75年前,一個舊政權轟然倒地,天翻地覆今勝昔的盛景序章在中華大地開啟。兩千多年的王朝更迭,無數政治力量的興衰沉浮啟示后人,人心向背決定存亡,唯有永葆對人民的赤子之心,方能從歷史走向未來篤行必能致遠。
黃炎培一番“‘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蝗?、一家、一團體、一政黨、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都沒有能夠跳出這個周期率的支配力。希望貴黨能夠找出一條新路,跳出這個歷史周期率的支配?!钡脑?。毛澤東用“我們共產黨已經找到了新路,能夠跳出這個歷史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钡幕卮疒A得了民主黨派的支持、認可和追隨。七十五年的風雨兼程;七十五年的團結奮進;七十五年的肝膽相照。
民建穿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硝煙;沐浴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春風;走過十年的煎熬徘徊;在改革開放的經濟、金融振興中將堅定的政治信念和赤誠的愛國情懷踐行;新時代的民建依然初心不改,砥礪前進。自1945年12月成立以來,民建與中國共產黨同舟共濟,親密團結,中國共產黨的政治遠見和包容力以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奮斗目標,讓民建會員在行動和情懷上更加堅定、同心并將榮辱與共的責任刻進骨髓。
民建的先輩們本著經濟界人士和知識分子的良知與責任感踐行著民主黨派的職責。提倡實業救國的胡厥文為了爭取中華民族的光明前途,他和黃炎培等人發起組織了工商業界自己的政治團體——民主建國會,團結愛國工商業家和有聯系的知識分子,配合中國共產黨為建立和平、民主、統一、富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斗爭。愛國民主人士,中國資信業第一人對中國共產黨一直懷有真摯感情的章乃器提出了工業化道路,以及“工業立體發展”的理想和開發大西北的構思,為中國的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豬鬃大王"古耕虞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將豬鬃源源不斷出口美國,換回戰時急需的外匯和物資,支撐起中國抗戰的財政命脈。當代“茶圣”吳覺農用“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的格言在舊社會踐行自己的堅守。等等諸多民建先賢他們將自己的榮辱與民族興亡緊密相連,將自由、和平、民主與團結的思想,將實業救國的行動播撒在中國大地。
民建愛國志士、工商界人士、知識分子群賢畢集,與中國共產黨攜手造就了一部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成就了一部從舊中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前進的歷史。
解放戰爭期間,民建成立伊始,會的政綱中專門指出“經濟須以科學為指導,而以社會為基礎,始能迎頭趕上,利及全民”。民建與中共親密合作,爭取和平民主,反對內戰獨裁,黃競武等民建精英在堅守革命工作中慘遭反動派殺害。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運動中,民建緊緊圍繞“民主與建設”的政治宗旨,響應中國共產黨的號召,積極參與建設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國家的經濟復蘇、社會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改革開放以后,民建響應時代的號召,將政黨基礎由原來的民族工商業者及其有聯系的知識分子,逐步擴展為企業管理、經濟研究、中介組織、非公經濟等經濟界人士,努力服從和服務于國家經濟建設的大局,積極推動和參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改革開放初,民建就成立了經濟咨詢和工商專業培訓辦公室,具體負責推動全國開展上述工作,當時,6000多名民建會員不辭辛苦、不計報酬,在全國范圍內幫助地方中小型國有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改進生產技術,還幫助街道和知識青年創業,振興實體經濟,先后安置待業青年將近10萬多人。在這過程中還逐步向老少邊窮地區發展,幫助貧困地區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提高金融管理水平、培養技術職工。這些舉措對當時恢復和振興我國經濟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受到社會廣泛的好評。習仲勛曾高度評價民建的工作“具有政治和經濟的雙重意義,民建為新時期社會主義四化建設服務走出了一條新路子”。
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從時代和國情的實際出發,努力把握發展的客觀規律,著眼于豐富發展內涵、創新發展觀念、開拓發展思路、破解發展難題,適時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方略,將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為人民謀福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目標。民建充分發揮協商機構服務的優勢作用,著力圍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增進共識和團結,切實增強服務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責任感使命感。
歷史長河奔涌向前。在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之年,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在黨的領導下,民建全會前進動力更加強大、奮斗精神更加昂揚、必勝信念更加堅定,煥發出更為強烈的歷史自覺和主動精神。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前途一片光明,民建全面履行好參政黨各項職能,做到始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發揮優勢,努力完成好會的各項工作任務,在前進道路上,一如既往地團結奮斗,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握緊先賢傳下的接力棒篤定前行。
“黨派今何似?長松附蔦蘿。百年生死共,痛癢共搔摩。”民建前輩胡厥文寫的這首《長期共存》五言絕句,短短20字,愛黨之情、赤子之心躍然紙上,真切表達了胡厥文等民建人與中共肝膽相照的誠摯感情。憶往昔,黃炎培、胡厥文、孫起孟、成思危等民建歷屆領導人和廣大會員在長期堅持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過程中始終不渝地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堅定不移地跟共產黨走,這既是民建的光榮傳統,也是民建的根本原則,更是民建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社會主義事業中能夠始終保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和發揮特殊作用的根本保證。
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這一新的歷史節點,團結奮進新征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向前行,大力弘揚民建老一輩會員形成的堅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愛國、民主、團結、求實、進取的優良傳統,矢志篤行新征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匯聚力量,億萬涓滴終將匯聚起推進偉大事業前進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