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年前,劃時代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歷史新時期。11年前,劃時代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的新時代。今天,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再度拉開改革大幕,開啟以全面深化改革開辟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篇,也必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之所以能取得歷史性成就,根本在于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領航掌舵,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始終旗幟鮮明,牢牢把握改革的方向、立場和原則,確保改革開放事業行穩致遠。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長卷中,改革開放是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事件,是當代中國最顯著的特征、最壯麗的氣象。從新時期到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披荊斬棘、砥礪奮進,接續推進改革開放這場偉大革命。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國內外環境發生的廣泛而深刻的變化,面對一系列新矛盾、新挑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改革開放作為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推動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開啟了氣勢如虹、波瀾壯闊的改革新進程,新時代波瀾壯闊的改革圖卷,正鋪展在氣象萬千的神州大地上。
堅持守正創新,改革無論怎么改,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等根本的東西絕對不能動搖,同時要敢于創新,把該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準了就堅定不移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整個改革過程中,都要高度重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發揮法治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歷史的長河奔流不息,思想的波濤卷起巨瀾。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開拓創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改革,堅持問題導向,堅持解放思想,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深化改革,堅持科學方法論,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堅持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為我國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為一名職業教育工作者,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在肩,首先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積極探索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之路。為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培養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為實現教育現代化貢獻重工力量。推動職業院校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加強職業教育助力民族企業“走出去”,不斷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探索完善科學路徑,為區域性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為我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大動力。
偉大時代孕育偉大思想,偉大思想引領偉大征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上審議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是指導中國在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深刻感受到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心、廣度、深度前所未有。作為一名民建會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不斷激發會員的愛國情懷與奮斗精神,引導會員將個人夢想融入國家發展,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建設中揮灑青春力量。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堅持問題導向,勇于創新實踐,通過參與志愿服務、走訪群眾、調查研究歷練本領、服務群眾、奉獻社會,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進程中爭當建設者、奉獻者、創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