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發生在開平區栗園鎮于莊村社區,真實的故事:
大年已過,暖風習習,卻仍春暖乍寒。然而,姚家年后至今,人來車往,熱鬧非凡,把農家小院焐得熱熱乎乎,感動得主人熱淚盈眶,見人就說,逢人便講,贊揚胞兄胞弟,歌頌鄉鄰親朋好友……
小年前,這家女主人田秀英,因腰間盤凸出,病倒在床,不能自理,療治靜養。然而,突如其來的疾病,又讓戶主姚寶利住進了市醫院。姚家只有一獨生子,雙親同時患病,忙得他焦頭爛額,將要抵擋不住。還好,姚家弟兄四人,在胞兄姚寶玉、長嫂李和平的率領、策劃下,住院的看護才得到徹底解決。
與此同時,家里養的家禽家畜,雞鴨羊犬,也得到妥善安置。尤其讓主人發愁的事兒,養的羊咋辦?……此刻,同村異姓好友,于維煥聞訊姚寶利患病后,立即趕到姚家,主動要求照看、喂養姚家的羊。并誠懇地表態:家中有草、有料,不需主人供給和費心。
姚寶利住院后,于維煥的獨生女兒,計劃將父母接到北京過春節。然而,姚家突然降臨的病情,也使異姓弟兄于維煥深感惴惴不安。他寧可一人獨居過大年,也堅決放棄去京城過節的計劃,唯一的目的就是管好、養好姚寶利的家畜,讓二哥、嫂子放心去治病……
姚寶利全家人“住”到市內后,有的是住院看病,有的是在醫院陪床護理。為便于護理病人,不讓陪護人不得休息。胞兄姚寶玉和長嫂李和平,將弟兄及子女、女婿聚齊,精細分班排序……
十幾天住院結束,姚寶利出院回到家后,胞兄姚寶玉和長嫂李和平,又主動帶頭挑重擔,負責做午飯,并讓出閣的閨女、侄女兒海寧、海娟和海蕓等,擔負為病人洗頭和購買早餐的“任務”。尤其是侄女海寧和海娟姐妹倆,天天堅持給二叔二嬸變著樣兒,送熱乎的早點。她倆上班途中寧可繞彎兒,多“走”路,也不耽誤叔嬸的熱乎可口的早餐。姚寶利的兩個胞弟,也紛紛主動挑擔子。老三一家子天天到;老四姚寶合兩口子下班后,主動做晚飯。特別是,老四姚寶合媳婦王秀玲,天天堅持上下班的業余時間,幫二哥、嫂收拾院子,打掃室內衛生。侄子志成、志友、志廣等,以及姚氏家族人,天天不間斷來到姚寶利家,主動找活兒干……
除姚氏人外,其余鄉親和左右鄰居,張秀茹、張秀芹、于維榮、劉愛珍、于建民等,幾乎堅持天天來探視詢問……給姚家增添了暖心溫情。
有人問,“姚家為啥有如此好的人緣兒?”左鄰右舍,以及“知情者”紛紛答道:姚寶利這個人講義氣,又正直,好助人,無論誰家有大事小情,只要他知道,又有時間,他準會不請自到。有時自已活多,脫不開手,只要有人求助于他,他寧肯放下自已的活計不干,也肯定會去助人為樂,幫人解困。這樣的事例舉不勝舉……
那是幾年前的事了。鄰居——本村小學校長王惠平的母親,來此住閨女家。這天,老人家的女兒和女婿上班后,只剩她一人看家。然而,誰會想到,她老人家卻突然犯了急病。此時,電話尚未普及聯絡不便。老人女婿在市里上班,女兒又去區里開會,聯系不上。危難時刻,鄰居們知道后,自覺主動湊在一起,出主意想辦法。田秀英、姚桂蘭、劉愛珍等人,有的去請村醫,有的去湊住院費,有的為病人尋找住院用品,有的去聯系車……時間不長,就將患者護送到醫院,使其得到及時治療,至今仍傳為佳話。這對夫婦倆的為人,如今也得到回報。善有善報,失而得嘛!
……
出院至今,三個月來,姚寶利的病情穩定了;其妻田秀英的病疼,也有了好轉。當親朋好友,到家看望他們倆口子時,姚寶利、田秀英不時激動地涌出熱淚,頌揚哥、嫂、弟、妹和懂事的侄兒侄女等親屬的同時,還念念不忘地提及左鄰右舍和異姓鄉親于維煥、于建民、張秀茹、張秀芹、劉愛珍、于維榮等人的好處……
?
當筆者采訪完畢,姚家感人親情友情事跡時,也感動頗深,沉思了好久好久……
正是:
情滿姚家傳佳話,
親朋好友送愛心。
病情無情人有情,
親情友情見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