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一名政協委員主要的職責是什么?政協委員怎樣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連任幾屆政協委員的李旭紅用自己的思考與實踐,做出了響亮的回答:政協委員的主要職責是參政議政:寫出數量多、質量好,以及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促進作用的提案,則是履行職責的最好途徑。
做好公仆為人民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唐山推進傳統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必須依靠科技支撐。”李旭紅始終這樣認為。曾從事市科技局工業科技管理的李旭紅,深感一名委員的重擔不輕。自擔任市政協委員以來,她和其他同志一道,著力打造科技支撐平臺,構建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她先后從事火炬計劃管理、技術創新、知識產權等逐項工作,多次參與國家、省、市、重點課題及發展規劃的制定。她殫精竭慮奉獻無悔,犧牲了大量的節假日和休息時間,將主要精力用于工作中,恰如一只不知疲倦的“孺子牛”,默默地為我市建設科技創新示范城市不懈地追求與奮斗。她主持完成了國家級軟課題《唐山市技術創新戰略及規劃研究》,順利通過了國家科技部組織的專家評審論證,被列入唐山市“十二五”發展規劃,獲得了科技進步二等獎。該項課題的研究,對進一步推進唐山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同時,研究成果對相同工業結構的城市推進技術創新工程,也具有較強的借鑒意義,得到相關專家的肯定和好評。
作為一名委員,履職在身,責任在心。幾年來,李旭紅同其他同志一道,以“科技打造品牌、創新帶動發展”為目標,圍繞全市經濟發展重點,選擇了一批帶動傳統優化升級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通過突出重點,強化管理,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從而增強了我市科技工作助力經濟轉型與發展的顯示度。
走訪、調研、座談……一個個春夏秋冬的奔波勞累。在她的積極協調幫助下,財政、金融、和經濟主管部門相繼制定了有關政策,為我市中小科技企業營造了良好的融資環境,唐山匯中儀表有限公司、唐山晶源電子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獲得了國家、省中小企業創新基金近千萬元,落實火炬計劃項目貸款3000萬元。這些成績的取得,留下李旭紅默默無聞奉獻的腳印和辛勞的汗水。
崗位建功顯身手
李旭紅立足崗位不斷學習,工作之余,大量時間用于提案的調研和撰寫,她一直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工作熱情,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深入學習十七大精神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堅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她常講,做一名政協委員,有為才有位。只有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工作盡職盡責,勤奮務實,開拓進取,不斷創新,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在重大事件中立場堅定,頭腦清醒,廉潔從政,多做溝通群眾,維護穩定的工作,深入研究,積極反映社情民意,更好的體現政協參政議政的權重和價值,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做貢獻。
針對我市科技中介機構不完善的現狀,她和其他同志一起圍繞技術創新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引導科技中介機構建立市場誠信機制,通過修訂制度,完善相關政策,促使科技中介機構走上良性循環發展的軌道,為我市區域創新體系建設提供了強有利的科技支撐。在她的積極推動下,遷西縣生產力促進中心以項目建設助推縣域經濟發展,通過建立板栗技術傳播站,改版“中國遷西板栗網”,啟動“農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建立綜合技術信息庫等措施,把科技服務的觸角延伸到農業生產第一線,把科技服務送到田間地頭,把市場信息送到農民床前炕頭,從而實現了農業技術推廣的“零距離對接與傳播”,使遷西縣進入國家首批縣級生產力示范中心行列,得到了科技部和河北省政府的高度贊揚。
面臨唐山鋼鐵工業結構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李旭紅和其他同志一道圍繞鋼鐵產業化基地建設,積極探討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創新模式,研究制定了《唐山鋼鐵材料產業化基地建設實施方案》,在全市推進基地項目工程建設,充分發揮產業化基地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拉動作用。為我市由“鋼鐵大市”向“鋼鐵強市”跨越,實現鋼鐵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幾年來,共實施技術創新工程項目近百項,培育建立孵化器和生產力促進中心10家,獲得國家和省科技廳支持幾千萬元。通過國家鋼鐵材料產業化基地和國家火炬計劃陶瓷材料產業化基地建設,優化了鋼鐵行業和陶瓷工業的產品結構,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增強了市場競爭力,為我市傳統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奠定了基礎。此外,在推進科技服務體系建設中,全面圍繞生產力布局向沿海轉移的戰略部署,積極構建創新服務平臺,培育建立國家級示范中心1家,省級示范中心3家,為我市區域創新體系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樂于工作思路新
李旭紅在豐南區擔任政協副主席期間,主要負責提案、宣傳、文史資料等項工作。上任伊始,她不用揚鞭自奮蹄,緊緊圍繞豐南區委、區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發揮政協職責,突出重點,創新思路,廣泛動員和組織政協的各民主黨派和全體政協委員,卓有成效地開展了政治協商和調研活動。調研之后,她積極撰寫了《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走低碳、綠色經濟發展之路》、《“十二五”規劃應重點推進唐山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唐山實施“四點一帶”戰略中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及對策》、《關于構建唐山新型工業體系的思考與對策》等建議報告,并在市政協“獻策‘十二五’規劃、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論壇上發言,獲得與會領導的高度評價。《“十二五”規劃應重點推進唐山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等多篇建議報告被編集在唐山市政協出版的《“金字塔”調研模式》一書中。
為加強區政協對外宣傳工作,展示政協風采,弘揚委員事跡。由她組織與豐南電視臺創辦的“委員天地”欄目,多方式宣傳委員風采,傳遞委員聲音,反映社情民意,維護群眾利益,在社會上引起較大反響。為區政協展示委員風采,更好的發揮參政議政作用搭建了一個對外平臺,為社會各界進一步認識政協、了解政協提供了一個展示窗口,宣傳工作呈現出新亮點,各項工作均得到了省、市政協有關領導的肯定。
不僅如此,她積極組織有關部門參與了《唐山文史資料大全》的征編工作。為征編出版《唐山文史資料大全》—豐南卷廣泛宣傳,致力做好文史資料的征集工作。她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深入到有關鄉鎮調研學習,廣泛征求社會各界及代表人士意見,對《唐山文史資料大全》—豐南卷《提綱》進行充實完善,目前,已完成《唐山文史資料大全》、《唐山文史資料大全》—豐南卷兩書的征編工作。此外,圍繞區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她多次組織委員開展視察活動,通過視察,使政協委員拓寬了視野,加強了與政府相關部門的溝通,并提出了多項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李旭紅工作富有激情,時時刻刻用一顆感恩的心來回報社會,她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熱心參與公益事業,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在民建中央發起的“思源工程”愛心基金活動中捐款3000元,先后為地震災區和貧困地區捐款2300元,捐助衣物80多件。
履職奉獻為民生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李旭紅敏于思而勤于行,在政協這個參政議政的大舞臺上,她發揮的十分出色,彰顯了巾幗女性的玫瑰本色。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她撰寫提案50多篇,如《關于加快唐山生態城市建設的建議》、《關于加快唐山風險投資的建議》、《大力推行循環經濟構建唐山和諧社會》等調研報告,均被市委、市政府領導做出了重要批示,并被有關部門采納作為意見下發。自擔任市政協常委以來,李旭紅感到有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蕩于心懷,因為她認為,這不僅僅是榮譽,更多的是一種責任。通過不斷地學習實踐和思考,她將自己參政議政的重心放在精心寫好每個提案上。她認為:寫好政協提案,是實現委員自身參與“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重要途徑;傾聽民生,反映民意,發揮委員作用,當好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之間密切聯系的紐帶。她虛心向老委員請教,認真閱讀《優秀提案匯編》等資料,對如何寫好提案有了深刻的感性認識;她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從實踐中選題,在第一個提案上就力求做好。她心里常常對自己說,別人能寫出優秀提案,我一定能行,寫好提案,來體現自己作為政協委員的價值,決不做“帶帽”的委員不稱職徒有虛名的委員。李旭紅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結合唐山經濟快速發展的實際,走基層、聽民生、訪一線,建箴言。從選題、調研,掌握第一手資料做起,積極撰寫高質量的題案,有時,為了一個提案的調研,她奔波數十里、百里;有時,為了掌握了解所寫提案的翔實問題,她苦苦跟蹤長達近一年的時間;有時,為了提高提案的調研質量,她到基層蹲點廢寢忘食,忘記家里的一切……
正是由于這種激情所在,讓她失去了他太多的業余時間,付出的汗水背后也收獲著她一件件飽蘸真情的提案,奔波、勞累、充實她每一個忘我工作的快樂時光。梅花香自苦寒來,她參加政協會議和委員會的各項專題活動,多次主筆起草了省、市政協大會發言材料,撰寫提案和社情民意70余篇,撰寫調研報告32篇,其中《大力發展民營科技企業,加快科技強市進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推行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加速唐山新型工業化進程》等33篇建議報告被省市采納;也正因為如此,一些具有一定價值的提案被省、市有關領導作出重要批示并轉化為意見下發。其中,《發揮環渤海優勢,加快推進我省沿海經濟隆起帶建設》、《關于加快我省能源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建議》、《關于依法構建節約型社會,推進我省循環經濟發展的建議》等9篇建議報告被選為省政協大會發言;《關于加強公務員誠信修養的建議》、《消滅城市垃圾,生產環保建材》等18件社情民意被省民建和省委統戰部采用,《關于加快建立我省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建議》等11件社情民意被民建中央采用,較好地發揮了參政議政作用。
勤奮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動力源泉。李旭紅深入調研,不斷創新,在擔任政協特邀研究員期間,積極參加理論研究,撰寫的《新時期建設創新型政協的幾點思考》一文,獲唐山市創新型政協論壇二等獎。同時,她深入基層、反映群眾呼聲,提出的《做好地震帶山區搬遷工作》等28篇建議報告被《人民政協報》、《鄉音》、《唐山政協》和《唐山經濟》和市委組織部《唐山知工簡訊》等刊物采用。她撰寫的政協大會發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建議》、《構建循環經濟發展格局,永葆唐山老工業基地的發展生機》分別獲市政協優秀提案獎,她本人多次被唐山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市政協授予“優秀提案者”稱號。2011年1月李旭紅被市政協授予反映的社情民意信息優秀社情民意一等獎。在“搶抓新機遇,建設新唐山”獻計獻策活動中,她又被唐山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授予嘉獎稱號,所提建議《關于加快我市能源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建議》獲市委優秀成獎。 2010年,在中共唐山市委“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實現科學發展”獻計獻策活動中,她所撰寫的《關于發展綠色和低碳經濟,加快推進“綠色城市”建設的建議》、《關于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建議》獲中共唐山市委頒發的兩項銀獎,《關于實施自主創新提升城市整體競爭力的建議》等六篇調研報告獲銅獎和優秀獎。
有人說,李旭紅既是稱職的委員,又是提案“大王”。細細分析,此話卻有一定道理。翻看政協委員的提案匯總,不難發現,這位內剛外柔的巾幗女將著實不一般,在她閃光的足跡里,記載著她寫好每個提案的艱辛與收獲帶來的成就。幾年來,李旭紅共發表學術論文70多篇,完成國家、省市科研課題33項,獲得國家專利4項,研究成果獲國家、省、市級獎勵36項。成績的獲得也帶來許多個榮譽的光環:她先后被科技部授予全國火炬計劃管理工作先進個人,連續七年被評為省級目標管理先進個人,曾13 次被評為市級優秀工作者和參政議政先進個人,2003年獲唐山市第五屆“十大杰出青年”提名獎,先后榮獲河北省第三屆、第四屆“優秀發明者”稱號、榮獲唐山市第四屆“優秀科技青年專家”稱號,記行政三等功2次。2005年被評為“唐山市哲學社會科學百名人才庫”優秀人才。2005年被民建中央授予全國優秀會員稱號。2008年3月被授予“河北省三八紅旗手”稱號。2009年5月在第十六期縣級干部進修班學習期間,被中共唐山市委黨校評為優秀學員。2010年2月獲市政協“履職獻策”十佳委員稱號,面對成績李旭紅看得很淡,她說:作為一名政協委員要對得起這個榮譽。
?
?????? 編注:李旭紅,你對事業對社會赤誠的心,就是一朵永不凋謝的最美花朵!你提升前行,站在成績面前,你謙虛樸實,奮發有位,為了那一篇篇坦誠的建言;你深入調研,不為辛苦,獻策于民,你內心卻充滿鏗鏘玫瑰般的激情,你把人生的風采融入了事業成功的繽紛;你以實踐和膽略證明:創新拼搏,大有作為,使你成為“巾幗不讓須眉”的又一有力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