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一面鏡子,學史明智、鑒古知今。近日,我多次觀看了專題片《大道薪傳——中國的民主黨派》民建篇,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常務副主席秦博勇在片中以口述歷史的形式講解了民建組織的發展歷程,回顧了民建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榮辱與共的光榮歷程。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鑒歷史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每一次觀看專題片,我都會有不同的心得體會和收獲感悟,這對于我們開展會務工作,以及謀劃未來的履職思路都有很大的幫助和啟迪。對民建會史的不斷學習和領悟,更使我增強了作為民建會員的使命感、責任感和自豪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始終同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團結奮斗,是多黨合作的根本政治基礎。各民主黨派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第一位的政治責任,就是傳承政治薪火、深化政治共識,始終保持同心同德、團結奮斗的政治本色”。作為密切聯系經濟界的參政黨,我們要做中國共產黨的諍友,建真言、獻良策,努力做到“四新三好”。
一是始終堅定地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縱觀歷史,民建一直有著“憂國”“救國”“報國”的民族意識和愛國情結。以天下為己任,無論身居何位,身在何方,我們都應該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1945年7月,民建先賢黃炎培,來到陜西延安窯洞里,與中共領導人毛澤東徹夜長談,并針對如何跳出治亂興衰的歷史周期率,避免人亡政息,確保政權長盛不衰等問題進行了討論。毛主席對黃老回答,解決該問題的答案就是民主,讓人民來監督政府。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始終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這與民建的初心不謀而合。在新的征程中,我們要矢志不渝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與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向、同行,切實履行參政黨基本職能,做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
二是認真學習提升思想政治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窯洞對”在今天仍對中國共產黨具有重要警示意義,同時今天我們又找到了跳出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那就是自我革命。以民建各級組織開展“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為契機,我將認真學習主題教育所列書目和學習內容,認真學習四史和民建會史會章,繼承和發揚老一輩民建人的優良傳統,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提升理論素養,為經濟社會發展,為民建事業進步發出更多“好聲音”,樹立和展示新時代民建會員的好形象、好風采!
三是要為社會經濟發展凝聚智慧力量。民建是密切聯系經濟界的參政黨,新中國成立前,全國民族工商業者是民建的主要組成部分,他們每周五進行聚餐,討論國家大事,提出意見建議。經濟形勢、生意狀況、國貨境遇和外交內政等等,民建先賢們無所不談,他們將個體命運與國家興衰緊密聯系在一起,將強烈的政治責任感、歷史使命感和實業救國的遠大理想緊密結合。1979年1月17日,鄧小平邀請五位原工商巨子座談,也就是著名的“五老火鍋宴”。五老中有四位是民建先賢。在交談過程中大家紛紛發言,就如何發展經濟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展現出對民族、國家和未來的深切關注。
2023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時強調,要正確引導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作為一名新時代民建會員、民營企業負責人、民建基層支部副主委和一名政協委員,總書記的講話讓我倍受鼓舞,我要以民建先賢為榜樣,堅定政治信念,關心關注國計民生;愛國愛黨,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決貫徹執行黨委政府的重大決策方針,立足自身實際,在經營好自身企業的同時,聚焦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深入調查研究,有針對性地建言獻策,為政府決策提供可操作性的意見和建議,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為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積極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