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對多黨合作史和民建歷史的學習,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引領,5月31日,民建承德市委營子區支部組織全體會員觀看學習專題片《大道薪傳——中國的民主黨派》民建篇。
視頻中,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民建中央常務副主席秦博勇擔任主講述人,講述了民建會史中的“里程碑”事件,民建中央副主席孫東生、李世杰、沈金強、孫菊生參與講述,回顧民建同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風雨同舟的光輝歷程,并呈現了一批此前鮮有披露的手跡、檔案,牽引出許多鮮為人知、感人至深的故事,以民建視角展現了多黨合作的歷史記憶和時代心聲。
一、不忘初心,永不過時的“窯洞對”
1945年黃炎培與毛主席進行了著名的“窯洞對”知心交談,自此對中國共產黨領導國家有了堅強的信心。在后來組建民主建國會時,民主和建設,成為了基本政治綱領的核心,由此孕育誕生了中國民主建國會。
從“窯洞對”至今,轉眼已是七十余年過去了。此時重溫“窯洞對”所提到的歷史周期率,更具有現實意義。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我們要牢記初心,就是要傳承和發揚民建優良傳統,以民建先賢為榜樣,繼續保持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的赤誠之心,堅守“人民立場”,牢牢樹立起“克己奉公、參政為民”的思想。尤其是在如何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方面,一定要具有“不忘初心、向黨看齊”的自覺性和使命感,擺正參政履職的地位和角色,一切從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著想,一切從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努力做一個傳承和發揚民建“五個堅持”“四種精神”的參政黨成員,努力做一個“不忘初心、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矢志不渝,難以忘懷的“星五聚餐會”
星期五(簡稱星五)聚餐會是民建的搖籃,對于民建先賢的孕育、民建組織的創建起了重要的作用。民建的早期代表人物大多都是著名的愛國民族工商業家,也都是星五聚餐會的重要會員。星五聚餐會得到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的關心、支持,在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的推動下,星五聚餐會成為引領愛國民族工商業投入抗日救亡運動,最終走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1948年,民建積極響應中共“五一”口號的革命行動,標志著民建確認并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實現了民建“不忘初心、向黨看齊”的革命政黨歷史進步性跨越。
當前,改革攻堅成為一個深刻命題,新常態下處于經濟社會發展關鍵時期,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制約科學發展的障礙依然較多。如何適應發展變化、順應發展規律,主動轉變發展方式、尋求新的動力生成,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又存在著風險和挑戰。民建積極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肝膽相照,可謂任重道遠。一直以來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人民幸福、民族振興、國家富強唯一中流砥柱的初心,保證不變心、不變質、不動搖,以此激發靈魂深處的動力、強大的真理力量與道義力量,把其不斷外化為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的行動,從而激勵我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更加積極履行黨派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的職責,積極參與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革創新,為黨分憂,為國效勞,毫無畏懼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堅定不移開創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