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發展格局下,推動中小微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已提升至國家戰略層面。2022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著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在資金、人才、孵化平臺搭建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用以“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這是專精特新一詞首度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專精特新企業再次迎來好消息。2月20日,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消息,根據《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現組織開展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和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復核工作。據了解,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組織專家對各地上報的推薦材料進行評審和實地抽檢,并根據審核結果對擬認定的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進行公示。
中小企業穩健發展離不開政策的保駕護航。據不完全統計,僅去年以來國家層面出臺各類政策措施33項,各省區市出臺配套政策文件120余個,這些政策在幫助中小企業紓困解難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此次《辦法》的發布,進一步加大了支持力度,將會助力更多中小企業邁向專精特新企業對就業、產業結構升級、科教興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進一步提升我國國際市場核心競爭力和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均具有重要意義?!焙颖鼻鼗蕧u市政協委員、北戴河區政協常委,民建會員孫維杰表示。
河北秦皇島市北戴河區政協委員、民建會員薛冰也表示,專精特新企業作為新時代中小企業的“領頭雁”,其所具有的專業化生產、精細化管理、特色資源、研發創新能力等優勢關系到行業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的穩定持續發展,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好的生長土壤,將為我國經濟增長不斷注入新的活力。
但專精特新企業在加速發展的同時,仍面臨一些難題尚需破解。“從資金層面講,企業在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需要大量資金,僅靠自身資本積累難以滿足科技創新需求。此外,受其自身特點(體量小、抵御風險能力差等)以及金融機構風險控制等影響,企業融資門檻和融資成本較高?!睂O維杰舉例說。
技術方面,薛冰則提出,不少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較差、科研能力不足直接導致研發成果轉化周期長,再加之企業在人才引進和留存方面與大型企業相比競爭力缺乏,直接導致人才流失嚴重,這些都成為中小企業邁向專精特新道路上的障礙。
專精特新企業是中國制造的重要支撐。孫維杰認為,針對中小企業資金難題,各級政府應充分發揮財政、金融兩大政策合力作用和財政資金帶動作用,進一步出臺財稅、金融、貨幣等方面扶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政策,增加財政資金對于中小企業融資的扶持力度,特別是加大科研專項經費支持力度,提高中小企業科技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如強化政企銀合作,打通中小企業與金融機構對接渠道,指導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企業信貸投放總量。針對因疫情導致還貸壓力較大的情況,金融監管部門可通過建立幫扶臺賬開展精準幫扶,減輕企業正常運營和邁向專精特新企業的資金壓力?!睂O維杰表示。
針對優化中小企業人才政策及人才培養,薛冰則建議,可構建中小企業、高校、研究機構等主體合作共享、互利共贏的市場導向型“政產學研用”協同發展機制,搭建“政產學研用”深入戰略合作的平臺,開展科研難題攻關、科技成果轉換、科研技術共享等工作,為企業提供智力支撐和高科技賦能產品,為高校和研究機構提供科研經費和科研成果,為政府提供稅收收入,實現多贏。同時,可加大中小企業人才政策供給力度,為企業引進急需人才創造條件,營造良好的引才留才用才環境,助推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