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aody001.com/infodetail.aspx?newsid=3466
明崇禎八年(1635年)
“頒金”一詞漢譯為“生”,即“生氣勃勃”、“喜慶之日”的意思。在每年
目前,我國滿族總人口有1068萬多人,居少數民族人口的第二位。由于民族自然遷徙以及歷史、政治原因,滿族在全國內地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遼寧省和河北省,散居在內蒙古、寧夏等地的大中城市。我省有滿族自治縣3個
滿族蒙古族自治縣1個;有滿族人口212萬多人,占全國滿族人口總數的19.85%,占全省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的71%。滿族在我國統治達200多年,長期以北京為正宮、承德為夏宮,在承德留下了避暑山莊和外八廟等眾多文物。我省著力打造滿族“頒金節”項目,對于進一步推動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增進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建議:
一、 抓緊研究和制定打造滿族“頒金節”項目的具體方案。
據了解,目前一些省市借助自身滿族文化的優勢,正在積極籌劃開展“頒金節”系列活動。而我省與其他省市相比較,更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優勢。因此,省政府應抓緊組織有關部門認真著手研究和制定我省打造滿族“頒金節”項目的規劃與總體方案,努力讓滿族“頒金節”活動在河北生根、開花、結果。當前,不妨把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支持的“承德山莊中秋、燕趙情韻”作為打造滿族“頒金節”的項目,隆重推出。
二、?大力學習借鑒一些少數民族打造民族規模活動的經驗。我國各少數民族都有自己較成規模的民族節日,如雪頓節、潑水節、開齋節、古爾邦節等,這些民族規模活動對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增進民族團結發揮了重要作用。我省應組織有關人員開展調研學習,認真借鑒這些少數民族舉辦民族節日的成功做法和經驗,充分利用豐寧、青龍、寬城滿族自治縣和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以及30多個滿族(滿蒙、滿回)鄉的優勢,大力打造滿族“頒金節”這一項目。建議采取省政府牽頭、承德市具體組織的方式,力爭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2000多萬滿族人的人力、財力和智力匯聚到我省來,以促進全省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
三、??注重實效,分步驟科學組織運作實施。打造滿族“頒金節”項目是一個推動我省旅游經濟社會大發展的品牌,可以越做越大。建議:一是采取民辦公助的模式。可學習借鑒北京市海淀區政府將舉辦“中關村電腦節”承辦權,移交給協會、商會,推行“政社分開、管辦分離”的成功經驗。起步“頒金節”項目,可由承德滿文化促進會、承德老區經濟發展促進會及寬城滿族自治縣聯合主辦。二是充分發揮我省滿族領導干部的積極性。三是邀請關國各地的滿族自治縣、鄉參與,用民族的表現形式為民族獻上嶄新的盛會。四是滿族“頒金節”項目可分五個主題。1.組織經貿活動。邀請各地滿族同鄉會、全國各滿族自治縣(鄉)及有關單位并攜帶自己的產品,進行項目展示、洽談與產品展銷。2.組織文化交流。展示、拍賣滿足繪畫藝術和藏品。邀請滿族學者進行學術交流、研討。3.通過廚藝比賽,推介滿族美食,通過觀賞民族特色的工藝品制作,了解滿族風情等等。4.組織民族宗教活動。承德外八廟涉及佛、道、喇嘛、伊斯蘭宗教,可允許其按各自傳統習慣依法組織法會等活動,祈祝天下太平、祖國興盛、社會和諧。5.組織認祖歸宗。打造滿族“頒金節”,可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彰顯中華民族文化的多元化,體現中華民族特有的包容與和諧品德,滿足群眾實現續寫譜書、種族延續的愿望。
四、?做好滿族“頒金節”文化節目和產品的宣傳推介工作。目前,我省滿族群眾有很多文化節目和產品。如,來自民間的民族歌舞二人轉、旱船、高蹺、太平鼓、背歌、二貴摔跤等傳統節目,還有木刻清廷節目、絹扎清宮侍女、核桃皮帖器、玉枕、花盆鞋、漏耳枕、桑葉茶以及松茸、靈芝、榛子、松子等產品。這些滿族“頒金節”項目過程中,可借助我省新聞媒體和有關方面,加大對上述旅游文化節目和產品的宣傳推介力度。在學習外地經驗宣傳推介旅游節目、產品時,可組織滿族文化節目表演,并把滿足特產當做活動禮品請客人品嘗、鑒賞,以提高滿族文化和旅游項目、產品的知名度。
(2009年《鄉音》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