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人大代表、民建承德市委副主委邢曉冬提出關于承德市中小學提升綜合素質能力和優化教育的建議。實驗教學是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規定的重要教學內容,是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途徑。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實驗教學的意見》,進一步提高中小學實驗教學水平,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現就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實驗教學提出建議。
建議認為,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實驗教學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該《意見》強調要注重加強實驗教學與多學科融合教育、編程教育、創客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社會實踐等有機融合,“十四五”期間,全面加強實驗課程體系建設、實驗教學資源保障、實驗教學能力提升、實驗方法手段創新,切實加強和改進實驗教學活動,加快構建與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相適應、與課程標準要求相統一的實驗教學體系。實施中小學實驗教學合格行動計劃,所有學校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課程標準規定實驗,確保課程標準要求的學生基礎性實驗(必做實驗)開出率達100%,每一個學生每學期至少參加1到2個主題的拓展性實驗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創新精神和科學素養。到2025年,全省中小學實驗應用水平與資源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學科教師實驗教學能力全面提升,實驗室管理人員業務水平全面強化,建立健全中小學實驗教學的培訓、研究、展評、示范制度,建設全省實驗教學常態化管理與服務平臺,完善實驗教學考核評價機制。教育部辦公廳中國科協辦公廳關于利用科普資源助推“雙減”工作的通知提出:1、引進科普資源到校開展課后服務。2、組織學生到科普教育基地開展實踐活動。3、發揮科協組織在規范校外培訓中的作用。
隨著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實驗操作教學作為實踐教學的基本環節,已成為中小學教學大綱和教材編寫的重要內容。而就目前中小學實驗操作教學狀況看,雖然學校配備了基礎的智能實驗室設備,但是在實驗學習過程,還有相當一部分學校沒有給予足夠重視,學校實驗操作教學仍存在著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表現在:1、師資力量不足。目前,小學科學的教育中,由于對科學學科的不夠重視導致科學學科師資力量較為匱乏,很多學校的科學老師的專業水平和自身素質需要提高。2、學校重視程度不足,學校實驗室缺乏專業的智能實驗室管理人員,大多數學校都是科任老師兼任,有的甚至還是不懂實驗知識的人來擔任。3、實驗室儀器實驗設備匱乏,硬件設施不足。學校用于投放實驗操作教學的資金不足,導致學校給實驗室配置的實驗器材滿足不了課程標準下數量繁多的實驗教學任務。4、老師在進行實驗操作教學的時候,老師演示實驗操作給學生看,讓學生花大部分時間去記住實驗理論、知識點,卻忽略了應該讓學生動手去操作實驗。甚至還有的老師,因為在教學課程中嫌操作實驗麻煩,在上課的時候讓學生直接看課件,學生連親眼看老師操作實驗的機會都沒有。這些都違背了當初學校建設智能實驗室的初衷。
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中提出“科技創新、制度創新要協同發揮作用,兩個輪子一起轉”的觀點。創新一直是我們國內教育的短板,因此,抓好小學科學中的實驗教學是重點,小學科學作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實驗教學作為科學的重要方法,以探究為主,對小學生今后的科學探究精神有著重要的作用。對此,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加強實驗室管理。學校要重視對科學實驗的管理,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提供優質的實驗平臺。在整體的實驗室管理之中,學校派遣有關人員對整體的實驗器材進行監督,同時對于儀器設備與實驗室的位置進行了明確規劃。學校建立完善的儀器取用和歸還機制,同時,為了進一步提高實驗的安全性,學校還應該建立完善的實驗消防體系,避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出現問題導致安全性受到威脅。
二是提高科學教師素質,提高教師實驗教學能力,重視科學教師的培養和師資力量的儲備。教師是教學成敗的關鍵,作為教師,不僅要有高尚的人格,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專業的知識和淵博的學識。一個優秀的科學教師能夠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提高學生能力。
三是加強學校與校外科學教育類培訓機構合作,如:科學隊長(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科普品牌,由眾多國內一線科學家參與研發課程,通過【科學教育】提升中國學生科學素養水平),引進校外科學教育類培訓機構規范的科學課程、專業的教師團隊,在學校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充分利用校外培訓機構的實驗室讓學生動手操作,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學素質。同時,創新實驗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廣泛利用校外資源積極開展科學實驗活動,定期舉辦全國中小學實驗教學技能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