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機構的發展進入瓶頸期,需要‘更上一層樓’才能適應新時代創新創業的需求。”1月10日,河北省政協委員、河北東創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韓佳說。今年兩會,韓佳重點關注企業孵化機構持續發展的問題。
有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全國企業孵化機構達到11000多家,這里集聚了創新創業要素資源,為企業提供投資融資、創業輔導、資源對接等服務,降低了創業成本,提高了創業存活率,激發了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孵化機構的作用確實不可替代,近年來數量雖然多了,可孵化能力強的少了,有的服務水平趕不上創業創新的需求,個別孵化機構甚至被戲稱為‘和寫字樓沒多少差別’。”作為曾經的創業者,韓佳有些擔憂。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調查研究,韓佳認為目前孵化機構存在三大短板。一是投資運營主體種類繁多,發展水平參差不齊。部分孵化機構的建設水平較低,欠缺應有的孵化能力和投資能力。二是入孵企業與孵化機構之間發展結構不合理。一方面,入孵企業缺少高新技術、高新人才;另一方面,孵化機構自身的科技服務能力不強,難以實現跨領域、跨專業,匯集多方資源服務。三是孵化機構專業性、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不足,面對科技型企業需求的專業技術支持、專業市場開拓等高級服務,無法滿足。“孵化機構應該是‘站在山頂上的人’,能對創業企業從山腳引領,一路拾級而上。單靠減免房租、提供稅務、法律、財務等一般性服務,已經難以推動入孵企業高質量發展。”韓佳說。經過調研,韓佳拿出了《關于新時期下如何提升孵化機構建設和運營能力的建議》。韓偉認為,應該早日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孵化機構認定、考核標準,同時倡導孵化機構與入孵企業建立孵化命運共同體。“孵化機構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其自身必須進行‘2.0版’升級,改進運營模式、提升孵化品質,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在‘雙創’中發揮更大、更關鍵的作用。”韓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