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沒有梧桐樹,引不鳳凰來。這話一點兒不假!故事就發生在開平境內的鳳山腳下。
要知道和解開“落鳳坡”這個鮮為人知的謎,就看看我搜集整理的這個故事吧:
據說,鳳山也稱豐山、風山、大峰山。據《灤州志》載,鳳山是灤州八景之一。鳳山的“風洞飛虹”四季不絕;“泉瀑四五”,水泄不斷;“槍戳泉”水如溪河,冬不凍冰;契丹建山腰古剎,善男信女禮拜朝圣,絡繹不絕;鴿舍、猴窩、豹洞、點將臺、神仙峰、祭天臺等古跡,故事傳說多多……
鳳山冬去春來,鳥語花艷,瓜果飄香,實為游人好去處。鳳山這天然美景,不是江南,而勝似江南。有詩為證:
?
明 · 學正 · 熊震 ??詩云:
天風風洞似簾櫳,巧匠穿山造化工,
漻涎四時玄氣冷,谽谺八面水晶宮。
夢殘野老成蕉鹿,勝濟奚囊夜雪鴻,遮莫旁生浮駛隙,何當掀足臥游中。
?
清 · 李恩? ???詩曰:
灤水東隣挖海關,沙河西矚界風山,煙飛洞口清晨侯,虹林峰頭亂石間。
曲辟樵夫黃草路,深茂古剎白云灣,每逢祀典崇隆日,萬縷香煙擁翠鬟。
?
名人 · 徐守信 ??詩云:
風山兀立遼西頭,
捫蘿躡石需根幽,
上有神物隱舟窟,
吐噓精氣長颼颼。
晨光一道向東長,
隆然滯煉如橋浮,
翻云覆霧恍無定,
眼前燦爛成瀛洲。
……
美山美景美境,不僅招凡人喜愛,留戀忘返,而且還獲得神仙青睞。不信?!請接著往下看:
這天夜里,在大峰山腳下,居住的一位姓王的后生,夜間朦朧中做了個奇怪的夢。
清晨醒來,他便同母親敘說出夢中經過:
原來,正當王姓后生,手拿砍柴鐮刀往大峰山上走的途中,忽聽一女子嬌滴滴地說話聲:“小哥,請留步,等等我!”他不禁一愣,哪兒來的女人聲?隨后,停住了腳步,回頭一看,原來身后站著一位年青貌美的姑娘!后生正在納悶兒,姑娘沖他莞爾一笑,說:“小哥,我不是本地人,只因此山有靈氣,且景色幽靜,果香花美,泉瀑四泄,彩虹不斷,蜃樓仙境,云霧繚繞,猶如世外桃源。然而,小女癡迷,在欣賞觀景中,不覺與家人走散。故此肯請小哥指點迷途,中嗎?”說罷,姑娘瞪著那雙水汪汪大眼,笑模滋滋地盯著他,等待回答。“中!哪還用說!”后生痛快答應,隨后把話音一轉,接著說,“姑娘,我不知你住何處,我咋給你指路呢?”姑娘聽后,笑著回答:“小哥,我不必你給我指回家的路,往東往西,或南或北,我只求你,把我手中的樹枝栽在我現在站立之處,和我手拉手共同澆上水,然后,你就站立在新‘栽’的樹旁,看著我朝東而去。而我呢,會走一段路,回頭看一眼,如此往復。你若看不見我了,說明我已找到了家人。此時,小哥你,也就放心地打柴去吧。”“好咧!”后生痛快答應,瞬間也夢醒了。
后生將夢中境況,如實向母親敘述之后,母親沉思片刻,對兒子說:“兒啊,你夜間夢見婦人為貴,這可是吉祥之兆啊!”
然而,姓王的后生,卻沒把夢的好壞放在心上。
第二天,后生照例去山上打柴。
當他走到夜間做夢,同姑娘一起“栽樹”的地方時,卻驚訝地發現,這里所栽的“樹”,竟然真的活了,而且“長高了”許多!但這種類的樹,他卻從沒見過,也不知叫啥名兒。然而,后生也沒多想,便不由自主地將帶在身上解渴,喝用之水,澆在了新栽樹上,同時,他還用手將樹旁的雜草,以及障礙物給清除了。
砍好柴,后生回到家,又將南山坡,夢中栽的“樹”不僅活了,而且還長高、增粗的神奇現象,同母親講述了一遍。母親聽后,也覺神奇,并一再叮囑兒子,一定要堅持天天為此樹澆水、除草,細心進行管理。后生按母親囑咐,認真而行,整整忙活了一年……
又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
這天,當后生來到這棵樹旁,看到“迅速”長成的大樹發呆時,又聽到那位夢中“相見”、共同“種樹”姑娘銀鈴般的笑聲。她麻利地轉頭,雙眸四處眺望,只聞其聲,不見其影。他疑惑了:莫非是我自作多情?!還是思念去年夢中,和她共同栽樹,結下的友誼?!……
王姓后生也說不清了……
唉——甭自我多情了,還是面對現實吧。“別碟子里睡覺——做碗夢咧!”于是,王姓后生立即邁開大步,迅速離開此地,砍柴去了。
誰知,當后生砍完柴回來,又經已長大成材、他和她“共同栽樹”的地方時,那位年輕貌美的“夢中姑娘”,沖他微笑著打招呼,說:“小哥,請留步。請問你還認識我嗎?”后生見姑娘問話,便停下腳步,放下肩上擔的柴禾。然而,他卻沒立刻回話姑娘,反而有些“男女授受不親”,臉兒剎時紅了,感到靦腆了。“小哥,你還認識我嗎?”姑娘笑了笑,提高了嗓門兒。后生聽姑娘再次追問,便低著頭,像自言自語似的嘟囔道:“夢中一見,似識非識,何以當真呢?”姑娘聽后,大方地笑著,說:“小哥,看你是位誠實厚道之人,干脆對你實說了吧。我不是凡人,而是天庭玉皇大帝七仙女的丫鬟。因在天宮久居,寂寞無聊,而羨慕人間,后經主子七仙女同意,故讓小女下凡找一如意郎君成婚。經我對小哥多次考驗,認定你是我的意中之人。所以,我想同小哥結為連理并蒂,不知可否?”姑娘紅著臉,說出心里話,便羞愧地垂下了頭。后生被這突然到來的喜訊,弄了個措手不及。他思忖片刻后,誠懇地對姑娘表態,說:“姑娘,婚姻大事,草率不得,我得請示高堂老母定奪。”說到這兒,后生咽了口吐沫,瞟了一眼姑娘,接著說,“我自幼喪父,母子相依為命,家境貧寒,四壁空空,我雖拼命耕樵,努力孝敬慈母,但無山無田,也是枉然。怎敢娶你到我家受苦受累?我想,我的母親也不會答應、這個‘門不當、戶不對’的婚事的!”姑娘聽罷,卻微笑著對后生說:“小哥,我相信路在自己腳下,只要‘人窮志不短’,敢于面對現實,勤奮節儉肯干,男耕女織,協手并進,和睦度日,窮日子總會熬到頭的!”后生無語,心生愜意,但未表現出來,而是不冷不熱地對姑娘說:“那好吧。若你不嫌棄我們家窮,你就隨我到家中看看,聽聽母親的意見好了。”“好!”姑娘痛快應允……
后來,姓王的后生,真的和那位夢中“共同栽樹”的姑娘結了婚。洞房花燭夜,姑娘終于說出自己的身世。原來,她不是七仙女的丫鬟,而是天庭七仙女梧桐林里的鳳凰仙鳥。她為了與姓王的這位忠厚、本份、仁義、勤勞的后生結婚,偷偷地將梧桐林里,一棵樹苖拿到人間,以托夢手法同王姓后生“栽樹”成功。因大峰山有了梧桐樹,才“引來了”鳳凰姑娘,并和王姓后生喜結良緣。
從此,大峰山改稱為鳳山。鳳山東南側腳下,較為平坦的地方(即上世紀末所建鳳山水泥廠的廠址處),也就改稱為落鳳坡了。后來又傳說,姓王的后生與鳳凰姑娘成婚后,生有兩子,一叫王鳳生,一叫王凰生。他們夫婦齊心協力,共創家業,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首富。他們發家致富后,不忘家鄉父老,做了不少修橋鋪路的善事、濟貧賑災的好事兒……深得百姓稱贊!
于是,落鳳坡的故事久傳不衰,一直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