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表叔是“抗日”時期參加“晉察冀”八路軍的,生前他曾任55軍副參謀長。他所在的部隊,曾涌現出“十八勇士”、“董存瑞”、“狼牙山五壯士”等眾多的戰斗英雄和群體。
前不久,我悉心拜讀了《狼牙山五壯士》一文,使我更加加深了對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1團7連6班,為在河北省保定市易縣狼牙山戰斗中,英勇抗擊日軍和偽滿州軍的、八路軍“五位壯士”英雄敬慕之情,讓我牢牢記住了他們的英名:班長、共產黨員馬寶玉,副班長、共產黨員葛振林,戰士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8月,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調集7萬余人的兵力,對晉察冀邊區所屬的北岳、平西(今北京西部)根據地進行毀滅性地“大掃蕩”。
9月25日,日偽軍約3500余人,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分九路向狼牙山發起進攻。圍攻易縣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區,企圖殲滅該地區的八路軍和地方黨政機關。
當天,駐扎在狼牙山的八路軍,在連續打退敵人十幾次進攻之后,第7連奉命掩護黨政機關、部隊和群眾轉移。完成任務后,留下6班馬寶玉等5名戰士斷后。他們為了不讓敵人知道主力部隊的去向,故意拖住敵人,利用有利地形,堅定沉著,奮勇還擊,打退日偽軍多次進攻,斃傷敵人90余人。
當夜,馬寶玉和其他四位戰友進入陣地,把手榴彈捆成捆,以彈代雷,埋于山腰各處,然后分五路隱蔽起來,放著冷槍,把3000多敵人緊緊鉗制住。敵人惱羞成怒,用火炮向狼牙山猛烈轟擊。
次日,他們在班長馬寶玉(1937年入伍,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為了不讓日偽軍發現連隊轉移方向,他們與敵人斗智斗勇。頑強地堅守在東山口,憑借險要地形,邊打邊撤,將日偽軍引向狼牙山棋盤坨峰頂絕路。然而,日偽軍卻誤認為咬住了八路軍主力,遂發起了猛烈進攻。
可是,我們的五位英勇頑強的八路軍戰士,發揚了人民軍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光榮傳統,臨危不懼,勇敢阻擊;子彈打光后,據高臨下用石塊還擊,一直堅持戰斗到日落。
狼牙山五壯士,面對步步緊逼的日偽軍,他們寧死不屈,毀掉武器后,義無反顧,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壯烈殉國;葛振林、宋學義被山腰樹枝掛住,而幸免于難。
1942年春,晉察冀邊區政府和人民在狼牙山上修建了“三烈士紀念塔”。1959年和1986年,在原址重新修建了“狼牙山五壯士紀念塔”。
回顧“狼牙山五壯士”感人的英雄事跡,使我陷入沉思:
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五壯士”,為什么能在數倍于敵人的劣勢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他們明知退至狼牙山棋盤坨是“死路”一條,為什么還要退至懸崖?
從共產黨的宗旨和部隊的光榮傳統和作風中,使我懂得:馬寶寶、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和胡福才,他們都是真正的共產黨人,是人民的子弟兵,是為驅除東洋鬼子的入侵 “精忠報國”的英雄!他們是在為祖國、為人民的利益,而不斷繼承和發揚黨、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和作風,是完全徹底為人民的利益而英勇獻身的。他們的英雄壯舉,是每一位共產黨人永遠學習的楷模!一句話,“五壯士”對黨忠誠,對部隊命令執行堅決,為黨、為祖國、為人民利益而勇于犧牲,因為他們有革命的英雄主義精神!
對于此,對照黨紀國法,我們要認真檢討自己,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還應更加堅定理想信念,服從領導,聽從指揮,愛崗敬業,忠于職守,積極努力地為黨工作,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不計個人得失,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緊緊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不忘初心使命,砥礪前行,捋起袖子加油干,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作出自己的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