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義青認為,近年來,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深入推進,河北與京津兩地的制造業已逐步實現融合,三地在生物醫藥、汽車、新材料、高端裝備等領域合作日漸緊密。北京產業人才優勢突出,服務平臺資源優勢明顯;天津科技支撐實力突出,生產研發機構數量眾多;河北制造基礎力量雄厚,龍頭企業和領軍企業層出不窮。三地具備了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的基礎和條件。?
武義青建議,從京津冀區域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出發,著眼未來,打造四個世界級產業鏈集群:先進鐵基材料、金屬制品、裝備制造(重型)等產業鏈集群;新能源汽車(智聯、專用)、軌道、航空交通運輸裝備及零部件產業鏈集群;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數字技術產業鏈集群;生物醫藥、現代食品、健康養老等產業鏈集群。?
他同時建議,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將涉及國家生產力布局調整的重大產業項目、成果轉化項目優先落地河北,國家專項資金進一步向河北傾斜,給予京津冀跨區域共建產業園區更多先行先試政策,提升河北工業基礎能力,補齊河北工業短板。同時,圍繞雄安新區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支持北京高精尖產業優先到雄安新區布局,共同推動雄安新區發展高端高新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