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范社嶺委員(右一)赴天津市,就充電設施建設進行調研,實地了解充電設施建設運營管理情況。河北日報記者 高原雪攝
?
“范委員,您啥時候有空?”
“真不巧,這會兒我正在唐山調研。”
2月25日,冰雪消融,春光正好。全國政協委員、民建河北省委專職副主委范社嶺又開始了馬不停蹄地調研,為修改完善提案,做最后的準備工作。
“住宅區普遍缺乏智能充電裝置,這也帶來了嚴重的安全隱患。最好的辦法就是推廣公益性充電設施,讓居民能夠安全充電、方便充電。”此次赴唐山調研,正是范社嶺最關心的問題——大力發展政府主導公益性充電設施。
在范社嶺看來,政協委員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就是委員關注的“頭等大事”。范社嶺向記者坦言,很多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的題目,源自基層群眾的“吐槽”。在一次調研中,一名退役軍人向他反映,“駕齡清零”問題阻礙了退役軍人從事出行服務行業,亟需出臺相關政策推動軍中駕齡有效銜接。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2021年,帶著基層群眾的呼聲,范社嶺在全國兩會上提交了《關于推動退役軍人“駕齡銜接”的建議》。讓他沒想到的是,提案不僅被有關部門采納,還得到了落實。僅僅2個多月后,公安部發布了“我為群眾辦實事”公安交管12項便利措施,其中就包括“便利退役軍人換領駕駛證”。這一惠民舉措,受到廣大退役軍人的拍手稱贊。
“精品意識”是范社嶺常常掛在嘴邊的四個字。范社嶺認為,要把精品意識貫穿履職全過程,緊緊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找準建言獻策的結合點。
談起過去一年的履職“成績單”,可謂是收獲滿滿。一年來,范社嶺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建真言,圍繞增進民生福祉謀良策,全年共有22篇提案被全國政協立案,37篇社情民意信息被全國政協和民建中央采用。他參與的由京津冀三地民建省(市)委組織的聯合調研、共同撰寫的調研報告《關于加快京津冀自貿區協同發展的措施建議》,以“直通車”的形式呈報中共中央、國務院,受到了好評。
“心系國家大事要事、情牽民生難事實事,問計于民、察實情講真話諫諍言,是政協委員的光榮職責與使命。”范社嶺表示,今年,他將圍繞深化京津冀協同發展、后冬奧經濟、“雙碳”工作、鄉村振興、基層醫院建設等問題,在全國兩會這個平臺上,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強省、美麗河北鼓與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