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強省會戰略,全面提升省會首位度,是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重大舉措,是新時代優化全省區域發展格局的戰略決策,對深度參與融入國家戰略,引領帶動全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國務院《“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規劃》和《交通強國綱要》都對統籌推進現代流通體系硬件和軟件建設,培育壯大現代流通企業,全面形成現代流通發展新優勢做了重要部署。在“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河北自貿區等國家戰略交匯疊加下,把石家莊打造成為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重要一極,是石家莊集聚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要素資源,參與國際資源配置、國際市場競爭的重要載體,也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需要。
河北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重要組成,依托石家莊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和國鐵集團一級物流樞紐節點城市,打造服務京津冀的重要物流樞紐中心,關鍵在立足戰略定位,做大做強以石家莊為中心的省會都市圈物流樞紐基地。石家莊建設的國際陸港在規劃布局上,充分考慮了影響全省物流業發展的各地市樞紐發展的短板,在推動大樞紐貨運體系建設上,對陸港的功能集聚和輻射能力做了統籌安排,可以輻射、引領、帶動河北物流產業的協調聯動,進而促進各地市經濟發展。但這需要從省級層面統一規劃、科學定位、政策安排。為此建議:
一、加強我省物流規劃頂層設計,推動精準定位科學布局。強化規劃統籌引領,提高以石家莊為中心的物流設施一體化布局和建設水平,構建以石家莊國際陸港為骨架的綜合物流樞紐網絡化建設,提升輻射京廣、石太等鐵路運輸通道功能。一是成立京津冀陸海空物流聯盟工作專班,進一步高位推動,堅持創新驅動、融合發展、開放合作、集聚集約原則,與國家重大戰略規劃、河北省“十四五”發展規劃和相關區域及開發區規劃合理銜接,解決好空間優化、功能整合、產業定位等難點問題。二是圍繞規劃目標、設施建設、產城發展和空間布局等,大力推進樞紐設施、樞紐產業和城市功能融合發展,按照產業、城市、土地、環保“四規合一”的模式,科學編制各樞紐經濟區總體規劃。三是堅決遏制低水平重復建設,優先支持石家莊為重點區域的重點物流樞紐做強做大,率先形成第一梯隊,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二、發揮省會物流核心輻射作用,建設保邢邯等物流副中心。石家莊已將國際陸港作為經濟總量過萬億的新戰場,強省會戰略既要提升省會中心城市能級,發揮優勢帶動,也要推動周邊城市跟進,共同實現整體實力提升。一是以石家莊為物流樞紐中心,充分發揮石家莊國際陸港國家一級鐵路物流樞紐基地、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優勢,用足基礎設施、發展空間和中歐班列等成熟條件,加強我省與國鐵集團的協調,全力支持建設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創建中歐班列京津冀集結中心,打造成為華北鐵路樞紐和京津冀地區國際鐵路貨運的始發站和集疏運中心。二是建設物流副中心,將保定、邯鄲、邢臺等城市打造成為次級貨運集結中心,負責貨物的集散任務,并對物流副中心建設給予土地、資金和政策方面的扶持,形成以石家莊為中心,干支結合、協同發展的省會都市圈物流格局,推動河北各地市立足實際錯位發展,避免重復投入和政策資源競爭,向大規模、集約化、高協同方向發展。三是在培育壯大主樞紐的基礎上,加強石家莊主樞紐對其他城市次級樞紐的輻射帶動作用,以連通主樞紐和次級樞紐的交通干線為通道軸線,構建城市交通網絡、信息網絡、產業網絡、創新網絡、人才網絡和生態網絡,促使次級樞紐發展通道經濟,積極承接和疏導主樞紐與次級樞紐間的物質流、資金流、人才流、技術流和信息流等,在樞紐體系內部形成要素良性循環,為樞紐經濟協調發展提供支撐。
三、支持省會打造陸港發展高地,推動強省會戰略持續發力。一是從省級層面推動與國家海關總署的協調,加快物流要素中心化,支持石家莊建設鐵路口岸及糧食、整車進口等口岸,盡快實現省會的內陸口岸功能,激發全循環跨境貿易活力。二是整合全省招商引資項目資源,建設石家莊樞紐產業體系,打造樞紐經濟,依托石家莊國際陸港鐵路樞紐、中歐班列、保稅物流、跨境電商等優勢,招引帶動適鐵臨港項目和鏈條產業落地,把石家莊打造成我省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物流業聚合發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