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朗誦”二字第一次出現在中國文聯工作報告中。這向公眾釋放了一個信號,朗誦藝術得到空前的重視。河北省政協委員,河北臺總編室中國金話筒獎獲得者,播音指導,省管優秀專家紀青云在提案中提出,愿朗讀在全社會落地生根。
河北省政協委員,河北臺總編室中國金話筒獎獲得者,播音指導,省管優秀專家 紀青云
河北省政協委員紀青云表示,無論是2020年央視春晚致敬抗疫人員的情景朗誦《愛是橋梁》,還是建黨百年天安門前的震撼朗誦《請黨放心、強國有我》,朗誦在重大主題活動中的作用越來越不可或缺。它通過或鏗鏘激昂、或引而不發的誦讀,最直抒胸臆地對時代風貌進行展示,對中華美德進行詮釋,對中國精神進行刻畫,繪制出一幅幅生動的時代畫卷。
不僅如此,朗誦還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抓手。河北省落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十四五”重點項目規劃》實施方案中要求,組織舉辦“中華經典誦讀寫講”河北省賽事活動,落實好“經典潤鄉土”計劃。從楚辭漢賦到唐詩宋詞,中華經典名中篇凝聚著中華民族普遍認同的道德規范、愛國精神、思想品格和價值取向,對于青少年的培根鑄魂、崇德向善和堅定自信有著積極意義。通過朗誦,“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秋水共長天一色”會成為心靈深處的風景;“吾將上下而求索”會成為人生信念;“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會成為愛國情操和精神歸屬。
因此,河北省政協委員紀青云在提案中建議在河北廣播電視臺開辦一檔朗誦類節目,通過群眾尤其是青少年廣泛參與,促進世界觀的重塑、浩然之氣的培養、紅色基因的庚續。本節目可以做成走進校園、走進機關、走進社區等季播形式。河北廣播電視臺的主持人們可以參與其中,示范引領;也可以請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參與朗讀,潤物無聲,成風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