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來說,提到民建就會想到秦皇島市政協原副主席、民建市委原主委——王奇。
時間追溯到1995年,當時,我在秦皇島市海港區政府部門工作。一天,民建海港區委副主委孫淮云大姐找我談話,她向我詳細介紹了中國民主建國會情況,想要推薦我加入民建組織。
那個年代,民主黨派在黨政機關單位工作的成員非常少,大家對黨派沒有太多的了解和認識,甚至有些人對民主黨派還存在偏見。由于社會環境和工作環境的影響,加入民主黨派組織當時對我來說是個非常大的挑戰。后來,孫大姐引薦我見到了時任市政協副主席、民建市委駐會主委的王奇主席。
王奇主席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平易近人、和藹可親。他與我進行了一次深刻地談話,從自己加入民建組織的心路歷程,講到民主黨派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他說,民主黨派成員必須具備較高政治素養和業務素質,并具備一定的參政議政能力,黨派組織方能吸納。加入民主黨派組織,是一件非常光榮的政治抉擇……
王主席語重心長、推心置腹的講解和啟發,使我進一步認識了民主黨派在我國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堅定我加入民建組織的信念。這次談話為我指點迷津,打消了我的疑慮,化解了我在政治上的困惑,使我認識到加入民主黨派的使命和任務。那次談話后,我嚴肅認真地填報了拿到手里已有半年多的入會申請表,也是從那時起,對民建組織的熱愛之情猶如一顆種子,深深埋入了我的心中,此后開始慢慢地生根、發芽、生長……
?加入民建組織后,我們在王奇主席的引領和指導下,認真學習民建會章、會史和多黨合作理論知識,不斷提升理論知識水平;積極議政建言、履職盡責,努力提高參政議政能力水平;踴躍參與民建各級組織開展的會務活動,承襲前輩們愛國、愛黨、愛會的傳統,盡自己的努力為民建組織增光添彩。
在民建工作中,我曾擔任民建海港區委第二屆委員會駐會副主委,第三屆委員會主委,在民建海港區委領導崗位上工作了11個年頭。在此期間,民建市委和王奇主席給了我莫大的支持和幫助,在自身建設、開展活動和參政議政等各項工作中都給予我們很多建議和指導。我們的工作也得到了王主席的認可和肯定,連年被評為民建工作先進集體。
光陰似箭,歲月飛逝,加入民建組織已有26年時間。驚聞王奇主席去世,我的心中悲痛不已。在他的遺像前瞻仰,20多年前的那些諄諄教誨又回響在耳畔。是王奇主席的引領,使我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民建會員,而成為一名民建會員,是我人生中的一件幸事!
回首秦皇島民建的發展歷程,可以說,王奇主席曾在秦皇島民建發展歷程上繪就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是秦皇島民建史上一個時代符號!他引領廣大民建會員邁著改革開放的時代步伐,為秦皇島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堅實的民建力量;他以樂于助人、寬以待人的品質,為廣大會員和會員企業服務,建立了富有凝聚力、向心力的民建大家庭;他以務實奮進、開拓創新的精神,將秦皇島民建打造成為具有較強參政議政水平、較高社會影響力的黨派集體。
與王主席相處,聆聽他的教誨和指導,我學會了“低調做人,高調做事”,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良好品格。王主席言傳身教讓我一生受益匪淺。
在秦皇島民建成立65周年之際,我想謹以此文懷念、紀念王奇主席,希望新一代民建會員學習他無私無畏、正氣凌然、清風勁節、卓爾不凡的高貴品質,學習他根植于民建的家國情懷,傳承和發揚他愛國愛黨愛會的光榮傳統,永葆我們加入民建組織的初心,在繼續前進的征程中創造秦皇島民建新的輝煌,無愧于民建先輩的努力和付出!